CAS: 104-94-9
分子式:C7H9NO
分子量:123.15
中文名稱: 對甲氧基苯胺
對氨基苯甲醚
4-氨基苯甲醚
對茴香胺
4-甲氧基苯胺
英文名稱: 4-Aminoanisole
4-methoxy-Benzenamine
p-Methoxyaniline
4-Anisidine
p-anisidine
性質描述: .為熔融狀的白色結晶,工業品為黃色至微紅色結晶,密度
質量標準:
外觀 類白色或褐色結晶
含量 99%min
熔點 56~57℃
水分 0.5%max
對氯苯胺 0.4%max
鄰氨基苯甲醚 0.5%max
低沸物 0.2%max
高沸物 0.5%max
用途: 該品主要用于染料工業,制取冰染染料,是棗紅色基GP、藍色鹽VB、色酚AS-RL、色酚AS-SG、分散藏青S-3BG等染料和吲哚美辛、鹽酸阿的平、伯氨喹等醫藥的中間體。
包裝儲運: 有25Kg復合塑料袋和200Kg鐵桶兩種規格包裝。也可根據客戶需要包裝。儲存時注意防水和長時間高溫儲存,儲存溫度低于50℃。避光。有效儲存期為1年。
檢測:
1外觀 目測為淡黃色或淺灰色片狀
2凝固點
2.1儀器
2.1.1溫度計500~100℃, 分度值為0.1℃;
2.1.2結晶管 外徑25mm,長約150mm;
2.1.3套管 內徑28mm, 長約120mm,壁厚2mm.
2.2方法 取樣品在管中高度約50mm,加熱15min后插入溫度計開始攪拌。使水銀柱至管底距離約為15mm。勿使溫度計接觸壁管,攪拌速度約1次/s,使試樣溫度慢慢下降,結晶開始析出時溫度開始回升,當回升至最高點,并在該溫度停留一段時間,此溫度即為試樣凝固點。
3色譜分析法
3.1器具與儀器
3.1.1取樣 小燒瓶、吸耳球、移液管
3.1.2檢測 氣相色譜儀(GC9790)、10ml進樣器、10ml三角燒瓶
3.2檢驗過程 取樣后首先用三氯甲烷稀釋樣品,取樣1g精確到0.0001g或取樣1ml于小燒瓶中,加入三氯甲烷,配制成10ml的溶液。取事先用三氯甲烷潤洗過的微量進樣器一支,用稀釋好的樣品溶液進行潤洗,潤洗3~4次后排出進樣器中的氣泡后,取樣品0.2微升進樣。
3.3氣相色譜儀操作條件
氫氣壓力0.1MPa,空氣壓力0.03Mpa,柱前壓0.06Mpa,總壓0.3Mpa;
檢測器溫度280℃,汽化室溫度260℃,輔助I 250℃
計算 恒溫面積歸一法
相關標準:
GB/T 7370-2008 對氨基苯甲醚 p - Anisidine
參考文獻:
1 對氨基苯甲醚工藝技術研究 郜磊;張謙;陳根生 河南化工 1992 (2),25-28 ;圖1表2參11
2 三相催化法制備對氨基苯甲醚 張杏金;施英儉 江蘇化工 1992 (3),19-20
3 對氨基苯甲醚合成中的副反應研究 王桂林;王紀康;嚴巍 浙江化工 1996 (4),17-19
4 鄰(對)氨基苯甲醚的分析方法改進 嚴巍;王桂林;王紀康 浙江化工 1997 (1),47-52
5 對氨基苯甲醚的合成 張文楠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1 (13),15
6 鄰(對)氨基苯甲醚脫色的研究 馬文偉;蔣安元;謝佐才 浙江化工 2002 (1),33-34;參3
7 骨架釕鎳炭選擇性催化加氫制備對氨基苯甲醚 袁忠義;胡爽;呂榮文;呂連海 精細化工 2006 (5),514-517
8 液相催化加氫還原制備對氨基苯甲醚 馬寧;喬鵬帥;陳長江 河南化工 2007 (7),21-22
相關標準:
GB/T 7370-2008 對氨基苯甲醚 p - Anisidine
參考文獻:
1 對氨基苯甲醚工藝技術研究 郜磊;張謙;陳根生 河南化工 1992 (2),25-28 ;圖1表2參11
2 三相催化法制備對氨基苯甲醚 張杏金;施英儉 江蘇化工 1992 (3),19-20
3 對氨基苯甲醚合成中的副反應研究 王桂林;王紀康;嚴巍 浙江化工 1996 (4),17-19
4 鄰(對)氨基苯甲醚的分析方法改進 嚴巍;王桂林;王紀康 浙江化工 1997 (1),47-52
5 對氨基苯甲醚的合成 張文楠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1 (13),15
6 鄰(對)氨基苯甲醚脫色的研究 馬文偉;蔣安元;謝佐才 浙江化工 2002 (1),33-34;參3
7 骨架釕鎳炭選擇性催化加氫制備對氨基苯甲醚 袁忠義;胡爽;呂榮文;呂連海 精細化工 2006 (5),514-517
8 液相催化加氫還原制備對氨基苯甲醚 馬寧;喬鵬帥;陳長江 河南化工 2007 (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