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多菌靈

                          非售品
                          CAS:10605-21-7
                          分子式:C9H9N3O2
                          分子量:

                          結構式
                              
                          CAS: 10605-21-7 
                          分子式: C15H12N2O 
                          分子量: 236.27
                           
                          中文名稱: 多菌靈
                                貝芬替
                                防霉寶
                                棉萎丹
                                棉萎靈
                                苯并咪唑44
                                2-(甲氧基氨基甲酰)苯并咪唑
                                甲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酯
                           
                          英文名稱: Methyl 1H-benzimidazol-2-yl carbamate
                                1h-benzimidazol-2-yl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2-(methoxy-carbonylamino)-benzimidazol
                           
                          性狀描述: 白色結晶。熔點302-307℃(分解)。24℃時,在pH=4的水中溶解度為29mg/L,pH=7的水中為8mg/L,乙醇中為300mg/L,苯中為36mg/L,二氯甲烷中為68mg/L
                          。 
                          生產方法: 多菌靈的合成方法有多種,我國采用氰胺化鈣法,即由氰胺化鈣(石灰氮)與水制取氰胺氫鈣,過濾分離出產生的氫氧化鈣及殘渣(也可以不先過濾,利用氫氧化鈣作為后面工序的脫酸劑,在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后再過濾,這稱為后過濾法、此法分離的殘渣含有毒的有機雜質),然后將氰胺氫鈣溶液與氯甲酸甲酯在氫氧化鈉存下進行反應,生成氰胺基甲酸甲酯溶液,再與鄰苯二胺縮合得到多菌靈。
                           
                          用途: 多菌靈為苯并咪唑類殺菌劑,原為是殺菌劑苯菌靈的中間體,由美國杜邦公司在1967年開發。稍后,美國和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分別獨立發現了多菌靈的殺菌性質。

                           在70年代中期,中國和德國先后實現工業生產,目前已成為我國產量最大的內吸殺菌劑品種。有于防治三麥赤霉病、禾谷類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

                           多菌靈可被植物吸收并經傳導轉移到其他部位,干擾病菌細胞的有絲分裂,抑制其生長。它的殺菌譜較廣,通常加工成粉劑,可濕性粉劑和懸浮劑使用,作種子處理或葉面噴灑,用于防治糧、棉、油、果、蔬菜、花奔的多種真菌病害,還可用于水果的保鮮。多菌靈作為工業用殺菌劑也有許多報道。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