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08-80-5
分子式: C3H3N3O3
分子量: 129.07
中文名稱: 三聚氰酸
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S-三嗪-2,4,6-三醇
氰尿酸
異氰脲酸
2,4,6-三(2'-羥基-4'-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
對稱三羥基三氮雜苯
2,4,6-三羥基-1,3,5-三嗪
三嗪-5
英文名稱: 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
S-Triazine-2,4,6-triol
Cyanuric acid
Isocyanuric acid
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e
2,4,6-trihydroxy-1,3,5-triazine
性質描述: 白色結晶。約在330℃解聚為氰酸和異氰酸。從水中析出者含有2分子結晶水,相對密度1.768(0℃),在空氣中失去水分而風化、從濃鹽酸或硫酸中析出者為無水結晶。1g能溶于約200ml水,溶于熱水、熱醇、吡啶、濃鹽酸及硫酸而不分解,也溶于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水溶液,不溶于冷醇、醚、丙酮、苯和氯仿。無氣味,味微苦。該品還以酮式(或異氰尿酸)形式存在。
生產方法: 由尿素聚合而得。將尿素與氯化銨混合,加熱融熔,攪拌升溫至210℃溶液變稠,升溫至230℃以上融熔物漸漸固化,翻炒均勻,繼續升溫至250℃,保溫15min。冷至100℃,加少量水浸泡,降至常溫,在水中浸泡后粉碎,濾出固體物。將水和鹽酸加入固體物中,攪拌加熱至110℃,保溫3h,分次補加鹽酸和水,降溫至30℃,水洗至中性,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干燥得成品。工業品純度≥95%,每噸產品消耗尿素1200kg。
用途: 用于合成氯代衍生物,三氯異氰尿酸、二氯異氰尿酸鈉或鉀、用于合成氰尿酸-甲醛樹脂、環氧樹脂、抗氧劑、涂料、粘合劑、農藥除草劑、金屬氰化緩蝕劑、高分子材料改性劑等;用于藥物鹵三羥嗪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