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09-43-3
分子式: C18H34O4
分子量: 314.46
中文名稱: 癸二酸二丁酯
癸二酸二正丁酯
癸二酸丁二酯
英文名稱: Dibutyl sebacate
DBS
bis(n-butyl) sebacate
di-n-butyl sebacate
Sebacic acid dibutyl ester
性質描述: 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熔點-10℃(-11℃),沸點344-345℃(349℃),227℃(2.26kPa),相對密度0.9405(15/4℃),折光率1.4433(15℃),閃點202℃。溶于乙醇、乙醚和甲苯,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4g/L。
制備:在裝有分水器、溫度計和回流冷凝管的150mL兩口燒瓶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癸二酸、正丁醇及催化劑,待加熱溶解并搖勻后取樣測反應液的起始酸值;加熱回流分水至幾乎無水分出為止。稍冷,再取樣測反應液的終點酸值。根據反應前后酸值的變化計算酯化率(%)。
酸值始-酸值終
酯化率=------------×100%
酸值始
反應液過濾,回收催化劑,濾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層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至近中性,再用飽和食鹽水洗滌后無水MgSO4干燥。常壓下蒸出正丁醇后再減壓蒸餾收集(211~215)℃/1.5kPa的餾分得無色透明液體癸二酸二丁酯。
用途: 耐寒增塑劑,可與大多數樹脂和合成橡膠相容,可作主增塑劑。該品無毒,可用于與食品接觸的包裝材料,制品手感良好。該品用作許多合成橡膠的增塑劑,可使制品有優良的低溫性能和耐油性。
癸二酸二丁酯的主要缺點是揮發損失較大,容易被水、肥皂水和洗滌劑溶液抽出,因此常與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并用。
參考文獻:
1 原子吸收法測定癸二酸二丁酯中微量鈉 王三友 黎明化工 1989 (2),14-18
2 雜多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吳慶銀;宋渝 河北化工 1991 (4),15-17 ;圖1,表1,參10
3 十二水合硫酸鐵銨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研究 王蘭芝;張景濤;林進 日用化學工業 2000 (4),59-60
4 對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研究 王蘭芝;張景濤;林進 化學試劑 2000 (5),311,292
5 氯化鐵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研究 王蘭芝;張景濤;林進;張志芳 化學研究與應用 2000 (4),416-418
6 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俞善信;張魯西;曾佑林 四川化工與腐蝕控制 2000 (2),14-15
7 硫酸鈦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研究 廖德仲;何節玉 天津化工 2001 (4),14-15
8 稀土固體超強酸SO42-/TiO2/La3+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趙汝琪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 2000 (1),23-25, 29
9 新固體酸SO4-2-MoO3-TiO2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何節玉;廖德仲 化學試劑 2003 (1),50-51,56;參8
10 磷鎢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朱靜;戴波;鐘梅英 合成化學 2003 (5),450-452;參9
11 硫酸氫鈉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陳丹云;郭新勇;張福連 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 2002 (2),33-35;參5
12 硫酸氫鈉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李旺英;俞善信;熊文高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 2002 (10),51-52;參4
13 硫酸鐵銨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李善吉;俞善信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 2003 (7),10-11;參6
14 硫酸銅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研究 鄧斌;黃海英;劉國軍 河南化工 2004 (1),16-18
15 活性炭固載磷鎢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劉士榮;劉曉娣 精細石油化工 2007 (1),13-16
16 活性炭負載硅鎢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張丹陽;賈長英;楊旭鵬 廣州化工 2007 (4),44-45
17 順丁烯二酸酐-癸二酸二丁酯二元體系等溫氣液平衡 朱榮嬌;劉淑參;季甲;田宜靈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9 (11),2263-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