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18-03-6
分子式: C10H9O9NS3
分子量: 383.00
中文名稱: 2-萘胺-3,6,8-三磺酸
7-氨基-1,3,6-萘三磺酸
k酸
.beta.-Naphthylamine-3,6,8-trisulfonic acid
7-amino-1,3,6-Naphthalenetrisulfonic acid
6-naphthalenetrisulfonic acid, 7-amino-3
性質描述: 無色或淺棕色粉末。
合成工藝:2#萘酚經一磺化、鹽析、氨化、酸析、二磺化得K酸產品和K酸廢水。
廢水處理:
(1)預處理。K酸廢水經預處理去除廢水中的有機雜質,所述預處理方法采用以下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①微電解。將K酸廢水調pH至2~4,投加0.1~0.5%活性炭和0.5~4%鐵粉,維持體系pH穩定,攪拌反應2~6h,過濾得濾液;
②絮凝。向K酸廢水中加入0.05~1.0%絮凝劑,調節廢水pH至8~11,快攪5~10min,轉速為300~500rpm;慢攪10~20min,轉速為1~200rpm,過濾得濾液;
③Fenton氧化。調K酸廢水pH至3~5,加入0.1%~1%#Fe2+和/或Fe3+,加入0.5%~2%雙氧水,于40~60℃攪拌反應1~2h,調節反應液pH#8~11,絮凝后再過濾,得濾液;
④吸附。向K酸廢水中加入0.05~1.0%的吸附劑,攪拌20~60min,過濾得濾液;
⑤濕式氧化。將K酸廢水投入濕式氧化反應釜,反應完成后過濾得濾液;
⑥重氮化。將K酸廢水冷卻至0~10℃并調節pH至1~3,加入亞硝酸鹽水溶液進行重氮化反應,反應完成后靜置0.5~1.5h,過濾得濾液;上述活性炭、鐵粉、吸附劑、絮凝劑、Fe2+和/或Fe3+、雙氧水、亞硝酸鹽水溶液的投加量均以K酸廢水的質量為基準;
(2)電滲析濃縮。將步驟(1)所得濾液經電滲析處理,得到濃水和淡水,濃水為濾液濃縮后的鹽溶液,得到的淡水回流至電滲析濃縮;
(3)雙極膜脫鹽。將步驟(2)得到的濃水經雙極膜電滲析處理,分別得到硫酸溶液、氫氧化鉀溶液和稀鹽水,稀鹽水回流至電滲析濃縮;
(4)酸堿回用。步驟(3)得到的硫酸溶液與濃硫酸混合后回用于K酸合成中的酸析工藝和/或步驟(1)中用于調節液體pH值,氫氧化鉀溶液用于吸收K酸合成工藝中產生的HCl氣體和/或回用于步驟(1)中調節液體pH值。
質量標準:
外觀 淺黃色粉末
含量 ≥70%
純度 ≥99%(HPLC)
溶解度試驗 ≥65g/L
水不溶物 ≤0.1%
氨基R鹽+氨基G鹽 ≤0.5%
用途: 用于制造偶氮染料和2R酸,它是偶氮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有機顏料的中間體。
參考文獻:
1 萘三氧化硫磺化制備1,3,6一萘三磺酸反應歷程研究 王永燦; 宋東明; 張永輝 染料工業 2000-12-15 期刊
2 用三氧化硫磺化制備1,3,6-萘三磺酸——H酸的工藝改進 李樹德; 趙東斌; 程侶柏 染料工業 1992-04-30 期刊
3 HPLC/MS測定8-硝基-1,3,6-萘三磺酸加氫還原的中間產物 馬永歡;王曉會;侯潔;郭方;呂榮文 分析試驗室 2008-05-30 期刊
4 用SO3磺化制備1,3,6-萘三磺酸 李樹德; 趙東斌; 程侶柏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1989-05-01 期刊
5 微結構反應器中連續快速制備多種萘系磺酸 卜櫓軒; 謝天明; 鄧秋林; 張利雄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5-15 期刊
6 用SO3磺化制備1,3,6-萘三磺酸中間試驗 李樹德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1990-05-01 期刊
7 H酸連續化合成工藝綜述 孟明揚;馬瑛;王玉燦;劉東;高嘉新 染料與染色 2012-02-28 期刊
8 液相催化加氫法合成T酸和CLT酸 馬永歡 大連理工大學 2008-06-01 碩士
9 芳香磺酸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結構化學研究 徐世曉 黑龍江大學 2006-05-01 碩士
10 基于雙功能熒光標簽8-氨基1,3,6-萘三磺酸的N-連接糖基化富集方法 喬曉強; 王蕊; 馬寶偉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10-15 21:51 期刊
11 基于8-氨基1,3,6-萘三磺酸二鈉鹽的糖基化蛋白質標記方法 秦新英; 李瑞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9-25 期刊
12 催化加氫合成1-氨基-3,6,8-萘三磺酸 申凱華; 宋東明; 李樹德 精細石油化工 1996-12-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