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式
CAS: 118-71-8
分子式: C6H6O3
分子量: 126.11
中文名稱:
麥芽酚
甲基麥芽酚
2-甲基-3-羥基-γ-吡喃酮
麥芽醇
3-羥基-2-甲基-4-吡喃酮
2-甲基-3-羥基-G-吡喃酮
落葉松素
落葉松酸
落葉松星酸
2-甲基焦袂康酸
味酚
巴拉酮
考靈
3-羥基-2-甲基-γ-吡喃酮
英文名稱:
2-Methyl-3-hydroxy-.gamma.-pyranone
Maltol
3-hydroxy-2-methyl-4H-Pyran-4-one
2-methyl pyromeconic acid
性質描述: 白色針狀結晶。熔點為161-162℃。易溶于熱水、氯仿,溶于乙醇,微溶于乙醚和苯,不溶于石油醚。在堿溶液中呈黃色,與氧化鐵作用成紅紫色,對石蕊呈酸性反應。在93℃時升華成柱狀體。
生產方法: 麥芽醇有三種主要制法
1.從天然產物中提取 麥芽醇存在于小麥;大豆的分解液中和大麥焙燒凝縮物中,也存在于某些樅樹和落葉松樹皮層中。1986年美國就用萃取結晶法從木醋中提取麥芽醇。1970年美國又從落葉松樹皮中用氯仿提取麥芽醇。日本從連香樹(cercidiphyllumjaponicum)葉中用氯仿直接浸提或從其水蒸氣蒸餾液中提取。從木材干餾所得的木焦油進行減壓蒸餾也可分離到麥芽醇。
2.半合成法(以曲酸為原料)曲酸(Kojic acid)的母體是葡萄糖,相當于3-酮-葡萄糖的脫水產物。將淀粉用黃曲霉菌發酵,在發酵液中產生的曲酸,經轉變成曲酸把催化下用空氣(或氧氣)氧化成靠悶酸,然后在225℃下脫羧成焦袂康酸。在堿性條件下將焦袂康酸與甲醛反應,生成羥基麥芽醇。然后用鹽酸和鋅粉進行還原得麥芽醇。經蒸餾或升華,在氯仿中重結晶,即得麥芽醇成品。從曲酸制成靠悶酸,也可通過曲酸與氯化芐經醚化生成曲酸芐醚,再用二氧化錳氧化成靠悶酸醚,然后脫芐基生成靠悶酸。3.用糖醛為原料合成麥芽醇。
用途: 該品具有焦糖香,在稀溶液中有草莓香。麥芽醇是γ-吡喃酮的衍生物,主要作食品增香劑;日用品和煙用香料;感光材料;防腐劑和護膚藥物。用微量麥芽醇加入食品中,不僅使香味有了改善和增濃,還能延長食品儲存期而不發霉。用來調制日用品的香精,也能發揮出良好的調香效果。麥芽醇也是感光膠片涂布均勻防止斑點和條紋的極好物質。用其配制的護膚化妝品,有抑制黑色素生長,美白皮膚的良好效能。用于生產各種食品,如巧克力、糖果、罐頭、果酒、果汁、冰激凌、餅干、面包、糕點、咖啡、汽水和冰糕等,一般用量為萬分之一左右。它對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強具有顯著的效果,對甜食起著增甜作用。一份麥芽醇可代替四份香豆素使用。每噸飼料中加入5-200g麥芽醇,有促進仔豬快速生長的作用。
甲基麥芽酚
規格:99%
包裝:25kg/桶
最小購量:1
CAS:118-71-8
分子式:C6H6O3
分子量: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