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鉻酸鋅用途

                          非售品
                          CAS:12018-19-8
                          分子式:ZnCr2O4
                          分子量:

                          簡介

                          在鉛鉻黃開始工業化生產后,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他金屬的鉻酸鹽制備上,如在1847年蘇格蘭化學家Murdock制成了鋅鉻黃。Clarke于1853年申請了發明鋅鉻黃的專利。在19世紀末又出現鍶鉻黃的工業化生產,當時是作為一種美術用顏料。以后,鉻酸鋇及鉻酸鈣相繼問世。

                          鋅鉻黃的化學組成開始時一直未能確定,因鉻酸鋅(ZnCrO4)的溶解度很大,不能單獨作為顏料,而必須制成堿式鹽或同鉻酸鉀生成的復合鹽,才具有顏料的性質。由于原料配比和配制法上的差異,可以制得不同化學組分的鋅鉻黃顏料。在1937年,Brizzolara確定鋅鉻黃的分子式是4ZnO·K2O·4CrO3·3H2O,到1944年,Tarr、Darrin和Tubbs又從實驗工作中制備了純的鋅鉻黃晶體,證實以上的分子推斷是正確的。不過正如上所述,鋅鉻黃可以有一系列不同的化學組分,成分變動于4ZnO·CrO3·3H2O與4ZnO·4CrO3·K2O·3H2O之間。鋅鉻黃的主要成分是鉻酸鋅,習慣上常以三氧化鉻(CrO3)的含量作為主要指標,一般鋅鉻黃中CrO3的含量為35 ~ 45%。

                          另一種堿式鋅鉻黃,不含鉻酸鉀,三氧化鉻的含量在17%左右,分子式為5ZnO·CrO3·4H2O,又稱為四堿式鋅鉻黃,主要用于防銹底漆,磷化底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武器的涂裝需要急劇增加,鋅黃底漆就被列為重要的軍用涂料,當時美國Bakelite公司設計了一種磷化底漆以供軍事用途,這種底漆配方在1946年公開,底漆分為兩個組分,甲組分是四鹽基鋅黃同聚乙烯醇縮丁醛的研磨漿,乙組分是磷酸和酒精溶液,施工前以一定比例混合兩個組分,再進行涂裝。

                          也有用含三氧化鉻較高的鋅鉻黃,以及各種所用的溶劑的變化。施工前混合兩種組分,由于磷酸同四堿式鋅黃的作用,當涂料涂裝于鋼鐵表面時,可以形成類磷化處理所生成的磷酸鋅、磷酸鐵和致密的氧化鐵層,同時樹脂組分又因交聯而形成不溶性的聚合物,在鋼鐵表面形成封閉層,起到有效的防銹作用,從此四堿式鋅黃的應用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鋅鉻黃主要用于配制種類防銹底漆。以酚醛樹脂為基料的可以制成鋅黃酚醛底漆,以醇酸樹脂為基料的可制成鋅黃醇酸烘干型或自干型底漆。同樣以過氯乙烯樹脂、環氧酯、聚氨酯樹脂為基料,可以制成各類鋅黃過氯乙烯底漆、鋅黃環氧底漆、鋅黃聚氨酯底漆。這類底漆的配方中常配入氧化鐵紅顏料,底漆處觀常相似于鐵紅底漆,但由于含有鋅鉻黃組分,防銹效果得到了顯著的增強。鋅鉻黃已成為僅次于紅丹的重要防銹顏料。

                          鋅鉻黃作為防銹底漆的主要原料要求含氯離子要低,以免降低其防銹性能,有些標準就規定氯離子的含量在0.1%以下。制漆過程中要求粘度不驟然上升(發脹),底漆貯藏期間只允許粘度略有增高而不超過規定的范圍,使在施工應用時能進行正常的涂裝操作。

                          鋅黃底漆中的鋅黃顏料體積濃度(PVC)一般為10 ~ 15%。由于鋅鉻黃的遮蓋力很低,在鋁粉涂料中適量加入一些鋅鉻黃,不影響鋁粉涂料的金屬光澤外觀,而這類涂料的防銹性能可能顯著增強。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