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副產對氨基苯磺酸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本公司生產工業副產對氨基苯磺酸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貯存與安全。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生產工業副產對氨基苯磺酸。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與本文件。
GB/T 8170-2008 有效數值修約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斷。
GB/T 601-2016 化學試劑 標準滴定溶液的制備
GB/T 603-2002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及制品的制備法
GB/T 6682-2008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3、 要求
工業副產對氨基苯磺酸應符合表 1 技術要求。
4. 實驗方法:
本標準所用的試劑和水,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 GB/T6682-2008 中規定的三級水。
實驗中所需要的標準滴定溶液、制劑及制品,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按 GB/T601-2016、GB/T603-2002 規定制配。
4.1 外觀:(目測法)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粉末。
4.2 工業副產對氨基苯磺酸含量的測定
4.2.1 測定步驟
稱取試樣 0.5g(精確至 0.0002g),置于 500ml 燒杯中,加入 100ml 蒸餾水與 10ml 無水碳酸鈉溶液,加熱使之溶解,冷至室溫,加入鹽酸溶液 20ml,加入溴化鉀溶液 10ml,加冰水至總體積 300ml,冷卻至 10-15℃,在攪拌下,用 0.1mol/L 亞硝酸鈉標準溶液快速滴定.近終點時,將滴定管尖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然后緩緩逐滴滴定至碘化鉀-淀粉指示液立即顯微蘭色,經過 1min 后用同樣的方法試驗仍立即顯微蘭色即為滴定終點.同時做空白試驗。
項目 質量標準
外觀 白色或類白色結晶粉末
含量,% ≥ 85
干燥失重,% ≤ 15
4.2.2 結果計算
C×(V-V0)×0.1732
X1=-------------------------------×100
m
式中:
C—亞硝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消耗亞硝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0----空白試驗消耗亞硝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m—試樣的質量,g
0.1732—與 1.00ml 亞硝酸鈉標準溶液(C=1.000mol/L)相當的對氨基苯磺酸的質量,g
允許差:兩次平行測定結果差值不大于 0.20%,取其平均值為試驗結果.
4.3 干燥失重: 取本品 1.000g 于 100~105℃溫度下干燥,不得超過 15%
4.4 試劑與溶液
a. 鹽酸溶液:1+1
b. 亞硝酸鈉標準溶液:C(NaNO2)=0.1mol/L
c. 碘化鉀-淀粉指示液:取 100ml 水,加 0.75g碘化鉀與 2g 氧化鋅,煮沸;另取 5g可溶性淀粉, 加 30ml 水攪勻制成淀粉混懸液,加入上述煮沸的溶液中,隨加隨攪拌,繼續煮沸 2min,放冷備用.此溶液應在陰涼處密閉保存.
d.無水碳酸鈉溶液:60g/L.
e.溴化鉀溶液:100g/L。
5. 檢驗規則:
5.1 本品應由生產企業的質量監督檢驗部門進行檢驗,生產企業應保證所有出廠產品均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5.2 使用單位有權按照本標準規定的檢驗規則和實驗方法對所收到的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其中是否符合本標準的要求。當供需雙方對產品質量發生異議需仲裁時,應按《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質量鑒定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5.3 每批產品不超過 1 噸。
5.4 按 GB/T6678-2003 第 6.6 條的規定確定采樣單元數。
5.5 如果檢驗指標中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要求時,應重新自兩倍量的包裝袋中取樣核驗,
核驗結果中,即使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要求,整批產品不能驗收。
6、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6.1 本品用塑料編織袋包裝,每袋凈重 25Kg 或 50kg。
7. 安全
詳見附錄 A
附錄 A
(資料性附錄)
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一部分 化學品及企業標識
化學品中文名稱:工業副產對氨基苯磺酸
英文名:p-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 Sulfanilic acid
企業名稱:浙江瑞爾豐化工有限公司
郵編:324004
應急電話:0570-3062509
第二分 成分/組成信息
混合物
化學品名稱:對氨基苯磺酸
含量 CAS NO:
≥85% 121-57-3
第三部分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攝入、吸入或經皮膚吸收后對身體有害。具有刺激作用。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氮。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第六部分 泄露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第七部分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酸類、堿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堿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 25℃,相對濕度不超過 7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堿類、活性金屬粉末、還原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作用和用途
1.用于制造偶氮染料等,也用作防治麥銹病的農藥.
2.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印染助劑和防治麥類銹病及用作香料、食用色素、醫藥、增白劑、
農藥等中間體.
3.用于有機合成,也用作色層分析試劑等.
4.用作基準試劑、實驗試劑及色譜分析試劑.
5.基準試劑。測定鋁、鎂、鉀、鈉、碘、碘化物和亞硝酸鹽。與 N - 1- 萘基乙二胺鹽酸鹽同用測定亞硝酸鹽,檢驗鋨及釕。通過亞硝酸鉀可間接測定鉀。測定血清膽紅素,土壤分析。還用造印染助劑、農藥殺菌劑、香料、食品色素、醫藥建材等領域。
6.用作分析試劑,如作基準試劑用于測定亞硝酸鹽。還用作色譜分析試劑,并用于染料合成、制藥工業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灰白色粉末。
熔點(℃):280
相對密度(水=1):1.5
分子式:C6H7NO3S
分子量:173.20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溶于熱水,不溶于乙醇、乙醚、苯,溶于氫氧化鈉水溶液。 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