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1304-56-9
分子式: BeO
分子量: 25.01
中文名稱: 氧化鈹
英文名稱: Beryllium oxide
性質描述:是一種不宜溶于水的白色無定形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堿,密度3.025,熔點2350℃,沸點3900℃,由于其極高的熔點、優良的熱傳導性一般用于添加在氧化鈹陶瓷中作微波大功率電真空器件及微電子封裝器件。
生產工藝:鑒于我國礦產資源分布特點,一般采用綠柱石、氧化鈹精礦、石灰石及硫酸等作為生產氧化鈹的原料。目前國內外企業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種工藝:硫酸法、硫酸萃取法以及氟化法。
1.硫酸法硫酸法以綠柱石和石灰石經電弧爐高溫熔煉后水淬,然后加熱100度以上,快速加人濃硫酸進行酸化。生成的硫酸鹽在浸出槽中浸出過濾,使鈹、鐵、鋁等金屬進人溶液實現與硅、鈣等分離。除去溶液中的鐵、鋁元素后加入氫氧化鈉進行攪拌、過濾后進行烘干、緞燒,即可得到工業氧化鈹。該法總回收率可達75%左右。
2.硫酸萃取法該法是對硫酸法的一個改良過程,工藝以綠柱石與石灰石為原料,經過高溫熔煉,水淬、酸化、浸出得含鋁、鐵等雜質的硫酸鈹溶液,用萃取劑萃取,再加入氫氧化鈉反萃取,同時升溫到70度,水解后即可得到Be(OH)2,高溫煅燒得工業氧化鈹。
3.氟化法氟化法采用綠柱石與氟硅酸鈉和碳酸鈉在750度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氟鈹酸鈉鹽從而與雜質分離。濾液加堿生成氫氧化鈹沉淀,高溫煅燒即可得工業氧化鈹。該法總回收率可達85%左右。
用途:主要用于制造陶瓷制品,在高溫下用于在鈹熔點以上的核裝置中。還可用于鈾反應堆中制取钚(Pu)。其活性磷光體能產生類似象牙色的光排,用于某些熒光燈中。
應用:
1.核工業領域氧化鈹由于其中子散射截面、減速比都比金屬鈹和石墨高,且密度比金屬鈹大,高溫時具有很高的強度和熱導,因而十分適用于制造反應堆中的反射體、減速劑和彌散相燃料基體。同時,其還可應用于艦艇、船等設施的核反應堆中。
2.軍工及航天航空領域氧化鈹具有的高熱容量和傳熱性能,一般作為火箭和導彈返回大氣層的殼體與火箭的噴嘴或新一代超音飛機中的難熔材料。同時,由于其良好的熱沖擊穩定性從而可以用來制成氣輪透平的葉片。
3.陶瓷材料領域[4]在眾多氧化物陶瓷中,氧化鈹陶瓷的熱傳導性最好,比熱值最大,并且有強度大、剛度高、熔點高、尺寸穩定等特性,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常應用與電絕緣體、半導體器件、晶體管基座以及微波天線窗等領域。
4.耐火材料領域氧化鈹的單位電阻大,抗碳還原力強,是一種極佳的耐火材料,一般用于制做感應爐內反射屏的材料,也可適用于鎢加熱元件加熱的電爐。同時其還具有很高的生成熱和低的氧氣分壓,難于被還原,因而還可用于制備提取鈾時用于加熱的坩堝。
5.其他領域氧化鈹還可用于特種涂層以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和耐腐蝕性等。例如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鈹,能讓X射線透過,可用于結構分析以及醫學治療等;還可與鋯、鉬或其它難熔金屬組成耐高溫的鈹化合物,用于航空飛行器外部抗腐蝕材料的制備。
參考文獻:
[1]趙世柯.氧化鈹陶瓷材料的性能及應用[J].真空電子技術.2004(04)
[2]李文芳.氧化鈹陶瓷的應用綜述[J].輕金屬.2010(02)
[3]李川.氧化鈹產品的生產應用及市場[J].新疆有色金屬.2005
[4]李春雷.淺談氧化鈹的應用市場與生產技術現狀[J].新疆有色金屬.2007(04)
[5]李曉英.氧化鈹陶瓷材料及制品標準化研究[J]Chemicalbook.真空電子技術.2008(01)
[6]王肖晨.氧化鈹納米管的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7]方梅.氧化鈹金剛石膜及其導熱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14)
[8]全俊.提高工業氧化鈹產品質量的工藝措施[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2006(34)
[9]龔金榮.高純氧化鈹陶瓷基片及金屬化研究[J].真空電子技術.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