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二氯化銅

                          非售品
                          CAS:1344-67-8
                          分子式:
                          分子量:

                          CAS:1344-67-8
                          分子式:CuCl2
                          分子量:135

                          中文名稱:氯化銅

                          英文名稱:Cupric chloride

                          性質描述:黃棕色粉末,相對密度為3.386(25℃),熔點為620℃,0℃時溶解度為70.6,還易溶于乙醇和丙酮。易從空氣中吸濕而變成藍綠色二水合物CuCl2·2H2O,CuCl2·2H2O為綠色斜方晶體,有潮解性,相對密度為2.38,可將氯氣和水通入裝有金屬銅的接觸塔來制備,或用碳酸銅(實際是堿式碳酸銅)和鹽酸作用制取。此水合物在110℃失水,在氯化氫氣流中、加熱到140~150℃的條件下,也可制出無水氯化銅。無水氯化銅進一步加熱到993℃,可分解為白色氯化亞銅和氯氣。X射線研究證明,氯化銅是共價化合物,為平面鏈狀。

                             很濃的氯化銅水溶液呈現黃綠色,在濃溶液中呈現綠色,在稀溶液中呈現藍色,黃色是由于[CuCl]2-配位離子存在,而藍色是由于[Cu(H2O)4]2+配位離子存在,兩者并存時就顯綠色。

                          化學反應:與濃鹽酸反應生成四氯合銅(Ⅱ)酸;與堿金屬氯化物反應則生成M2[CuCl4]型配鹽。將過量的氯氣通過赤熱的銅,可得無水鹽;氧化銅溶于濃鹽酸后,經濃縮、結晶則得二水合物。氯化銅與氨作用,形成深藍色的銅氨配合物Cu(NH3);與強堿作用,形成淡藍色的氫氧化銅Cu(OH)2絮狀沉淀;與還原性陰離子如I-、CN-等作用,形成碘化亞銅CuI白色沉淀和Cu(CN)配合物。氯化銅在堿性溶液中,能被葡萄糖等還原劑還原成紅色的氧化亞銅:
                          2Cu2++4OH-+C6H12O6─→Cu2O+2H2O+C6H12O7
                          利用此反應可檢驗糖尿病。

                          制備:方法氯化銅可用鹽酸作用于氧化銅CuO或碳酸銅〔實際是堿式碳酸銅Cu(OH)2·CuCO3〕而制得。

                          用途:用作化學試劑、媒染劑、氧化劑、木材防腐劑、食品添加劑、消毒劑以及用于制玻璃、陶瓷、煙火、隱顯墨水,也用于石油餾分的脫臭和脫硫、金屬提煉、照相等。氯化銅用作電鍍槽增加銅離子添加劑、化學鍍溶液的配制。具有蝕刻速率快,穩定、易控制及容易再生等優點,普遍應用于印刷線路板(PCB)的蝕刻工序中。氯化銅用做許多有機反應(例如烴的氯化反應)的催化劑,石油產品的脫色劑和脫硫劑,以及木材防腐劑,織物印染中的媒染劑、消毒劑,飼料添加劑和玻璃、陶瓷的顏料。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