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級硼酸三乙酯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子級硼酸三乙酯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包裝、標志、運輸、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使用工業級經精餾塔提純至電子級成品的硼酸三乙酯。
化學式:B(OC2H5)3
分子量:145.99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險貨物包裝標志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 6678 化工產品采樣總則
GB/T 6680 液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3 要求
3.1 外觀:無色透明液體。
3.2 電子級硼酸三乙酯技術指標應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電子級硼酸三乙酯指標要求
分析項目 技術指標
純度 min 99.9999995%(8.5N)
顆粒數≥0.3µm max 7 p/ml
顆粒數≥0.5µm max 5 p/ml
色度 max 5APHA
水分 max 20 ppm
主含量 min 99.99%
氯化物 max 50 ppb
4 試驗方法
4.1 概述
本標準試驗方法的工作環境符合1000級超凈室的要求。
4.2 金屬離子(關鍵特性)的檢測
4.2.1 試劑和溶液
4.2.1.1 適當濃度的混合標準溶液;
4.2.1.2 高純硝酸。
4.2.1.3 電阻率 17MΩ .cm(25℃)的純水。
4.2.2 樣品前處理方法步驟
4.2.2.1 用純水清洗聚四氟坩堝 2 個,每個至少用純水清洗 3 次,清洗干凈后蓋好坩堝蓋轉移到天平室待用。
4.2.2.2 將按采樣規程采集的樣品轉移到天平室,用 1-5mL 的取樣槍準備稱取樣品。
4.2.2.3 每個坩堝中稱取樣品約 2.5g,精確至 0.0001g。
(注:在稱樣之前先用樣品將取樣槍頭潤洗 3 次,減少污染。)
4.2.2.4 樣品稱取完畢后,轉移至通風柜中。
4.2.2.5 每個坩堝中分次加入 10mL 高純硝酸進行消解。
4.2.2.6 酸加完后,將坩堝放到電熱板上加熱消解,電熱板溫度調至 220 攝氏度。
4.2.2.7 在電熱板上消解 2 小時,然后加入硝酸溶解殘留的溶液,將坩堝從電熱板上取下,關閉電熱板并切斷電源,將坩堝轉移至天平室,然后把消解好的樣品液轉移到四氟樣品瓶中,用純水定容至 50g,至此該樣品被稀釋 20 倍。
4.2.3 上機測定
4.2.3.1 待 ICP-MS 點火并穩定后,按儀器最佳工作條件進行調諧。
4.2.3.2 調諧完成后,用標準加入法對試樣進行測定,按試樣中痕量元素的預測濃度確定標準加入量,一般標準加入量的增量和試樣中元素的預測濃度相近時其線性較好。
4.2.3.3 確認標準曲線的線形優于 0.99,否則重新采集數據。
4.2.3.4 將測樣采集的數據放在已經創建好的文件中,用數據處理軟件處理后打印出檢測結果。
4.3 顆粒數檢驗
4.3.1 儀 器:液體顆粒計數儀
4.3.2 方法步驟:
4.3.2.1 用純水清洗四氟樣品瓶 1 個,清洗干凈后烘干,然后進行采樣分析。
4.3.2.2 將按采樣規程采集的樣品轉移到儀器室。
4.3.2.3 待儀器與計算機建立連接后,設置相關參數,如樣品流速等。
4.3.2.4 用過濾好的無水乙醇沖洗管路至少 3 次。
4.3.2.5 待以上工作完成后,將儀器的進樣管插入樣品中,排液管插入廢液瓶中,開始上機檢測。
4.3.3 結果計算:
4.3.3.1 按照儀器自帶操作軟件的數據分析程序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
4.3.3.2 數據分析完畢后,打印檢測報告。
4.4 色度的檢測
4.4.1 方法提要
按一定的比例將氯鉑酸鉀、氯化鈷和鹽酸配成水溶液(鉑---鈷標準溶液),所得溶液色調與待測溶液的色調在多情況下是相近的,用目視法比較樣品與鉑---鈷標準溶液,可得出樣品的色度。
4.4.2 試劑與溶液
4.4.2.1 本標準中所用標準溶液、制劑及制品按 GB/T601、GB/T603 之規定配制。
4.4.2.2 500APHA 單位鉑-鈷標準溶液準確稱取 1.000g 氯化鈷、1.2455g 氯鉑酸鉀,溶于 100ml 鹽酸和適量水中,稀釋至
1000ml,搖勻。
4.4.2.3 稀鉑-鈷標準溶液
吸取不同體積的 500APHA 單位鉑-鈷標準溶液,稀釋至 100ml,可得不同 APHA 單位的稀鉑-鈷標準溶液。計算公式如下:
N×100
V=-------------------
500
式中:V——配制 100mL N APHA 單位的鉑-鈷標準溶液所需 500APHA 單位鉑-鈷標準溶液之體積,mL
N——欲配制的稀鉑-鈷標準溶液的 APHA 單位數稀鉑-鈷標準溶液應使用前配制。
4.4.3 試驗器具
50mL 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4.4.4 分析步驟
4.4.4.1 取 50mL 透明樣品于比色管中。如樣品渾濁應先進行離心,取上層清液測定。
4.4.4.2 另取比色管 9 支,分別加入鉑鈷標準溶液 0,0.25,0.50,1.00,1.50,2.00,2.50,3.00,3.50mL,加純水至刻度,搖勻。配成的標準色列依次為 0,2.5,5,10,15,20,25,30,35APHA。此標準色列可長期使用,但應防止此溶液蒸發及被玷污。
4.4.4.3 將樣品溶液與上述標準溶液(4.4.4.2)相比較,即得到樣品的色度值。
4.5 水分檢測
4.5.1 儀 器:
Metrohm 831 型 KF 水分滴定儀。
4.5.2 方法步驟:
4.5.2.1 用純水清洗四氟樣品瓶 1 個,清洗干凈后烘干,然后進行采樣分析。
4.5.2.2 將按采樣規程采集的樣品轉移到儀器室。
4.5.2.3 接通儀器電源,確認攪拌器開關是否已置于“ON”位置,如否則將其置于“ON”位置,按滴定儀上電源開關鍵開啟儀器。
4.5.2.4 預干燥:按儀器面板或鍵盤上“START”鍵,預干燥開始,即干燥滴定池。“COND”燈閃爍,屏幕顯示的漂移值箭頭表示漂移的趨勢(下降,升高,穩定),滴定池干燥時(默認值為 20µg/min),發出聲信號,“COND”燈持續亮著,當平衡好后屏幕將顯示 Ready 字樣。
4.5.2.5 將注射器吸入樣品,在天平上稱重,如有揮發性應將針頭套上。
4.5.2.6 按下“START”鍵,迅速將注射器插入進樣墊,注入樣品,取出前略回抽,在天平上稱重,輸入樣品重量,按“ENTER”確認,開始滴定樣品。
4.5.2.7 滴定過程中,屏幕顯示 µgH2O 對時間的曲線,曲線的左邊顯示以下測量信號:H2O以 µg 計,漂移以 µg/min 計,時間以 S 計。
4.5.2.8 當滴定達到終點時,儀器發出聲信號提示滴定結束并顯示結果,記錄檢測結果,此時“COND”燈持續亮,滴定池連續保持干燥,實時顯示漂移值。
4.5.2.9 滴定結束后,按儀器面板或鍵盤上“STOP”鍵停止干燥,按滴定儀上電源開關鍵關閉儀器并斷開電源。
4.6 主含量檢測
4.6.1 檢測設備
主含量由安捷倫 7890B 氣相色譜儀檢測
4.6.2 操作步驟
4.6.2.1 色譜柱的檢查與安裝 首先打開柱溫箱門看是否是所需用的色譜柱,若不是則旋下毛細管柱按進樣口和檢測器的螺母,卸下毛細管柱。取出所需毛細管柱,放上螺母,并在毛細管柱兩端各放一個石墨環,然后將兩側柱端截去 1~2mm,進樣口一端石墨環和柱末端之間長度為 4~6mm,檢測器一端將柱插到底,輕輕回拉 1mm 左右,然后用手將螺母旋緊,不需用板手,新柱老化時,將進樣口一端接入進樣器接口,另一端放空在柱溫箱內,檢測器一端封住,新柱在低于最高使用溫度 20~30℃以下,通過較高流速載氣連續老化 24 小時以上。
4.6.2.2 氣體流量的調節
4.6.2.2.1 載氣(氮氣)開啟氮氣鋼瓶高壓閥前,首先檢查低壓閥的調節桿應處于釋放狀態,打開高壓閥,緩緩旋動低壓閥的調節桿,調節至約 0.4-0.5MPa。
4.6.2.2.2 氫氣打開氫氣鋼瓶,調節輸出壓至 0.2MPa。
4.6.2.2.3 空氣 打開空氣鋼瓶,調節輸出壓至 0.4-0.5MPa。
4.6.2.2.4 檢漏用檢漏液檢查柱及管路是否漏氣。
4.6.2.3 主機操作
4.6.2.3.1 接通電源,打開電腦,進入 windows 主菜單界面。然后開啟主機,主機進行自檢,自檢通過主機屏幕顯示 power on successul,進入 Windows 系統后,雙擊電腦桌面的(Instrument Online)圖標,使儀器和電腦聯接。
4.6.2.3.2 編輯新方法
4.6.2.3.2.1 從“Method”菜單中選擇“Edit Entire Method”,根據需要鉤選項目,“MethodInformation”(方法信息),“Instrument/Acquisition”(儀器參數/數據采集條件),“DataAnalysis”(數據分析條件),“Run Time Checklist”(運行時間順序表),確定后單擊“OK”。
4.6.2.3.2.2 出現“Method Commons”窗口,如有需要輸入方法信息(方法用途等),單擊“OK”。
4.6.2.3.2.3 進入“Agilent GC Method: Instrument 1”(方法參數設置)。
4.6.2.3.2.4 “Inlet”參數設置。輸入“Heater”(進樣口溫度);“Septum Purge Flow”
(隔墊吹掃速度);拉下“Mode”菜單,選擇分流模式或不分流模式或脈沖分流模式或脈沖不分流模式;如果選擇分流或脈沖分流模式,輸入“Split Ratio”(分流比)。完成后單擊“OK”。
4.6.2.3.2.5“CFT Setting”參數設置。選擇“Control Mode”(恒流或恒壓模式),如選擇恒流模式,在“Value”輸入柱流速。完成后單擊“OK”。
4.8.2.3.2.6 “Oven”參數設置。選擇“Oven Temp On”(使用柱溫箱溫度);輸入恒溫分析或者程序升溫設置參數;如有需要,輸入“Equilibration Time”(平衡時間),“Post RunTime”(后運行時間)和“Post Run”(后運行溫度)。完成后單擊“OK”。
4.6.2.3.2.8 “etector”參數設置。鉤選“Heater”(檢測器溫度),“H2 Flow”(氫氣流速),“Air Flow”(空氣流速),“Makeup Flow”(尾吹速度 N2),“Flame”(點火)和“Electrometer”(靜電計),并對前四個參數輸入分析所要求的量值。完成后單擊“OK”。
4.6.2.3.2.9 如果在 4.8.2.3.2.1 中鉤選了“Data Analysis”。
4.6.2.3.2.10 出現“Signal Detail”窗口。接受默認選項,單擊“OK”。
4.6.2.3.2.11 出現“Edit Integration Events”(編輯積分事件),根據需要優化積分參數。完成后單擊“OK”。
4.6.2.3.2.12 出現“Specify Report”(編輯報告),選擇“Report Style”(報告類型);“Quantitative Results”(定量分析結果選項)。完成后單擊“OK”。
4.6.2.3.2.13 如果在 4.6.2.3.2.1 中鉤選了“Run Time Checklist”,出現“Run TimeChecklist”,至少鉤選“Data Acquisition”數據采集)。完成后單擊“OK”。
4.6.2.3.3 方法編輯完成。儲存方法:單擊“Method”菜單,選中“Save Method As”,輸入新鍵方法名稱,單擊“OK”完成。
4.6.2.3.4 單個樣品的方法信息編輯及樣品運行
4.6.2.3.5 從“Run Control”菜單中選擇“Sample Info”選項,輸入操作者名稱,在“DataFile”-“Subdirectory”(子目錄)輸入保存文件夾名稱,并選擇“Manual”或者“Prefix/Counter”,并輸入相應信息;在“Sample Parameters”中輸入樣品瓶位置,樣品名稱等信息。完成后單擊“OK”。 注:Manual--每次做樣之前必須給出新名字,否則儀器會將上次的數據覆蓋掉。 Prefix—在 prefix 框中輸入前綴,在 Counter 框中輸入計數器的起始位(自動計數)。 一般已保存的方法,只要在工作站中調出即可,不用每次重新設定。
4.6.2.3.6 待工作站提示“Ready”,且儀器基線平衡穩定后,從“Run Control”菜單中選擇“Run Method”選項,開始做樣采集數據。
4.6.2.3.7 數據處理雙擊電腦桌面的(Instrument 1 Offline)圖標,進入工作站。
4.6.2.3.8 查看數據
4.6.2.3.8.1 選擇數據,單擊“File”-“Load Signal”,選擇要處理的數據的“File Name”,單擊“OK”。
4.6.2.3.8.2 選擇方法,單擊打開圖標,選擇需要的方法的“File Name”,單擊“OK”。
4.6.2.3.9 積分
4.6.2.3.9.1 單擊菜單“Integration”-“Auto Integrate”。積分結果不理想,再從菜單中選擇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events”選項,選擇合適的“ Slopesensitivity”,“Peak Width,Area Reject”,“Height Reject”。
4.6.2.3.9.2 從“Integration”菜單中選擇“Integrate”選項,則按照要求,數據被重新積分。
4.6.2.3.10 記錄檢驗結果。
5 檢驗規則
5.1 本標準規定的所有項目為出廠檢驗項目。
5.2 產品生產完畢后,在成品取樣口采集樣品進行全分析,分析結果作為該批次質量指標。每個樣品采集 400-500ml。
5.3 經檢驗若有某一指標不合格,則必須待產品返工并檢驗合格后方可放行。
6 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
6.1 包裝:電子級硼酸三乙酯應裝于不銹鋼瓶中。
6.2 標志:每批出廠的硼酸三乙酯產品都應附有質量證明書。質量證明書包括下列內容:
生產廠的名稱、廠址、商標、產品名稱、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分析結果、檢驗單位印章和執行標準編號。
6.3 運輸:硼酸三乙酯產品屬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應按照《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的要求進行運輸。
6.4 貯存:本硼酸三乙酯要求貯存在不銹鋼瓶,不準堆放,并按規定做好標識。存放于通風良好、安全且避免日光照射、雨淋的地方。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