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式
CAS:202467-69-4
分子式:C20H19N3O7S
分子量:445.45
中文名稱:厄他培南側鏈
英文名稱: 3-[[[(2s,4s)-4-mercapto-1-(4-nitrobenzyloxy)carbonyl-2-pyrrolidinyl]carbonyl]amino]benzoic acid
2-[[(3-carboxyphenyl)amino]carbonyl]-4-mercapto-1-pyrrolidinecarboxylic acid (2s-cis)-1-[(4-nitrophenyl)methyl] ester
用途:厄他培南側鏈Ⅱ的化學名3-[(2S,4S)-4-巰基吡咯烷-2-羰酰胺基]苯甲酸鹽酸鹽。厄他培南(Ertapenem,MK-0826,L-749,商品名Invanztm)為美國Merck公司研發的新型廣譜長Chemicalbook效1β-甲基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分別于2001年11月與2002年4月在美國和歐洲上市。本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藥代動力學特性,對革蘭氏陽性與陰性需氧菌和厭氧菌都有顯著作用。厄他培南側鏈Ⅱ為厄他培南脫保護基側鏈。
背景及概述:碳青霉類抗生素是新型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β-內酰胺酶穩定。按抗菌譜分為3型。
第1型:廣譜碳青霉烯類,對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的抗菌活性有限,如厄他培南,適用于社區獲得性感染。
第2型:廣譜且對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有抗菌活性,如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適用于醫院內獲得性感染。第3型:對耐藥葡萄球菌有臨床抗菌活性,目前尚未上市。
碳青霉類抗生素可以有效地用于細菌多重耐藥引起的中重度感染,被認為是人類抗感染的重要防線。隨著細菌耐藥問題的越來越嚴峻,人們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在已上市的培南品種中,厄他培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由于結構中的苯甲酸結構,具有較長的血漿半衰期,使其成為結構新穎、非胃腸道給藥、長效、對DHP-1穩定的新型廣譜碳青霉烯抗生素。厄他培南鈉(ertapenem)化學名為(1R,5S,6S,8R,2S*,4S*)-2-[2-[3-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吡咯烷基-4-硫代]-6-(1-羥乙基)-1-甲基碳青霉烯-3-甲酸單鈉鹽,由默克公司開發,分別于2001年11月和2002年4月在美國和歐洲上市,后相繼在英國、愛爾蘭,以色列和菲律賓上市,2005年在中國上市。
本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藥代動力學特性,半衰期長,每日用藥1次便可獲得滿意的效果,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對于耐頭孢的ESBLs或AmpC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鏈球菌均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已經獲準用于治療成人復雜性腹腔感染社區獲得性肺炎復雜性皮膚組織感染復雜性尿路感染和婦科感染等,并可用于3個月以上的幼兒,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藥理作用:本品在體外可有效對抗多種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本品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產生殺菌活性,由本品與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結合介導。本品對大腸桿菌PBPs1a、1b、2、3、4和5有很強的親和力,首選PBPs2和3。
臨床評價:并發的腹腔內感染一項有665例局限性并發的闌尾炎及并發的其他腹腔內感染(包括結腸、小腸和膽道感染及廣泛性腹膜炎)患者參加的研究中,比較了本品(一日1次,每次1g,靜脈滴注)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每6h靜脈滴注3.375g)、連用5~14d的療效。Chemicalbook治療4~6周,在微生物學可評價人群中的綜合臨床和微生物學治愈率,本品組為83.6%(163例/195例),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組為80.4%(152例/189例)。并發的皮膚和皮膚組織感染一項有540例包括深部軟組織膿腫、創傷后傷口感染和有膿液流出蜂窩組織炎患者參加的研究中,比較了本品(一日1次,每次1g,靜脈滴注)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每6h靜脈滴注3.375g)、連用7~14d的療效。治療10~21d的臨床治愈率本品組為83.9%(141例/168例),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組為85.3%(145例/170例)。社區獲得性肺炎兩項臨床研究在總共866例患者中比較了本品(一日1次,每次1g,腸胃外給藥)用于治療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療效。兩種方案都允許轉用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鹽,治療10~14d(腸胃外給藥和口服)。
一項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在臨床可評價人群中的臨床治愈率,治療7~14d,本品組為92.3%(168例/182例)、頭孢曲松組91.0%(183例/201例)。另一項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在微生物學可評價人群中的臨床治愈率,治療7~14d,本品組為91%(91例/100例)、頭孢曲松組91.8%(45例/49例)。并發的尿路感染(包括腎孟腎炎)有850例患者參加的兩項臨床研究中,比較了本品(一日1次,每次1g,腸胃外給藥)和頭孢曲松(一日1次,每次1g,腸胃外給藥)用于治療成人并發的尿路感染(包括腎孟腎炎)的療效。兩種方案都允許轉用口服環丙沙星(一日2次,每次500mg),治療時間為10~14d(腸胃外給藥和口服)。
治療5~9d的微生物學治愈率本品組為89.5%(229例/256例),頭孢曲松組為91.1%(204例/224例)。急性骨盆感染(包括子宮肌內膜炎、流產感染和婦產科術后感染)在一項有412例患者參加的研究中,比較了本品(一日1次,每次1g,靜脈滴注)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每6h靜脈滴注3.375g)、連用3~10d的療效,包括350例產后感染患者和45例流產感染患者。治療2~4周,在臨床可評價人群中的臨床治愈率本品組為93.9%(153例/163例)、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組為91.5%(140例/1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