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24939-03-5
分子式: C10H13N4O8P.C9H14N3O8P
分子量: 671.41
中文名稱: 聚肌胞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聚肌胞苷酸
英文名稱: Poly inosine-cytidine
用途: 有免疫佐劑的作用,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抗體的形成,刺激同種移植反應及遲發型過敏反應。有廣譜抗病毒作用、抗腫瘤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治療帶狀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病毒性肝炎。腫瘤的輔助治療。不良反應主要有一過性低熱,個別病例有38℃以上的高熱,多在1-2日內自行消退。若2日內不退熱,就應立即停藥。尚見乏力、口干、頭暈、惡心等。
生產方法: 以5'-核苷酸為原料
5’-核苷二磷酸吡啶鹽的制備 5'-核苷酸(5'-肌苷酸或5'-胞苷酸)[嗎啡啉,雙環己基碳二亞胺]→[乙醇,83℃]5'-核苷酸嗎啡啉鹽[三正丁胺磷酸鹽,無水吡啶]→5'-核苷二磷酸吡啶鹽(DIP吡啶鹽或CDP吡啶鹽)
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制備
酶的制備 大腸桿菌1.683菌體→破細胞提取→鏈毒素沉淀去核酸→硫酸胺鹽析→DEAE一纖維素層析→收集0.35mol/L氯化鈉洗脫液中酶活性最高的部分
固相載體的制備 瓊脂粉熔化[甲苯、四氯化碳,斯盤-80]→攪拌冷卻后與環氧氯丙烷交聯制成珠狀[對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醚化]→[亞硝酸鈉,鹽酸]→固相載體
將分離純化的酶溶液滴加入冰浴中的固相載體,即得共價結合的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
聚肌胞苷酸的制備
降底物IDP吡啶鹽轉成鈉鹽,CDP吡啶鹽轉成鋰鹽。
酶促反應,(每ml反應液所含μmol/L數)IDP或CDP15,Tris150,氯化鎂6,EDTA1,聚合酶5U,pH 9.0,37℃,3-4h用鹽酸調pH 1.5-2.0使多聚肌酸或多聚胞苷酸沉淀,離心,然后在磷酸緩沖液中溶解,等摩爾多聚肌酸和多聚胞苷酸混合,即得聚肌胞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