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2695-37-6
分子式:C8H7SO3Na
分子量:206.20
中文名稱:對苯乙烯磺酸鈉
SSS
英文名稱:4-ethenyl-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
Sodium p-Styrenesulfonate
sodium 4-vinylbenzene sulfonate
sodiump-styrenesulfonate
制備:250mL三頸燒瓶分接機械攪拌器、回流冷凝器(其上口接HBr吸收裝置)滴液漏斗、燒瓶1/4浸入水浴中,加入52g乙基苯和125mL CCl4將燒瓶內容物加熱煮沸,在8W水銀紫外燈照射下,滴加78g 經濃硫酸干燥過的Br2,滴加速度以CCl4回流液無色為宜,約需1~2h加完,反應物經冰水冷卻后,用冰冷的 NaHCO3和冰水分別洗滌3次,加無水 CaCl2干燥過夜,除去CaCl2過濾,用水泵減壓蒸餾出CCl4(水浴加熱),然后用油泵減壓蒸餾,收集97~100℃,2.93kPa或94℃、2.13kPa,85℃,1.73kPa,78 ~82℃,1.33kPa的餾分,得無色α-溴乙苯液65.7g,產率72%。
用50%的發煙硫酸做磺化劑,使SO3和溴乙苯物質的量的比例為2.1∶1,取5.5g溴乙苯和少量對苯二酚加人三頸燒瓶中,機械攪拌,滴加4.2mLH, sO nSO,冰浴,保持反應溫度不超過8℃,滴加完后,緩慢升溫至20℃左右,開始有HBr氣放出(通入AgNO3中檢驗)。機械攪拌0.5h,然后傾入40g 冰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 8g左右,然后放入冰箱中過夜,抽濾出白色結晶,吹干后呈微黃色。
質量標準:
外觀 白色結晶體
乙烯基活性 ≥90.5(SSS計)
水 10±2%
色度(1% 水溶液) ≤50
pH(10%水溶液) 7.5-11
600nm光吸收/厘米 ≤0.035
用途: 染色改良劑(丙烯纖維、聚酯、聚丙烯纖維、人造絲)、反應性乳化劑、聚硫磺錯體(透析膜、電池、人造性體膜)、帶電防止劑(尼龍、紀錄紙、聚酯)、硫磺交換樹脂(膜)、寫真藥劑(微型膜片)、電鍍光澤劑。
相關文獻:
1 聚乙烯-對苯乙烯磺酸鈉接枝膜制備 俎建華;王衡東;葉寅;姚思德;邱士龍 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 2000 (3),168-174
2 對苯乙烯磺酸鈉的制備 王鵬;王鳴昌 河南化工 2001 (11),19-20
3 聚對苯乙烯磺酸鈉添加劑的分子量對水煤漿漿體性質的影響 丁永杰;高峰;李永昕 燃料化學學報 2006 (3),298-302
4 丙烯腈/醋酸乙烯酯/對苯乙烯磺酸鈉三元共聚物干法紡絲研究 陳錫宏 合成纖維 2006 (7),40-42
5 對苯乙烯磺酸鈉改性炭黑對天然橡膠膠乳力學性能的影響 何雪蓮;韓晶杰;許海燕;吳馳飛 高分子學報 2009 (11),110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