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氟異丁酸甲酯
2-氟異丁酸甲酯有效成分的其他名稱、結構式和基本物化參數如下:
ISO 通用名稱:Methyl 2-fluoroisobutyrate
CA 登記號:338-76-1
化學名稱:2-氟異丁酸甲酯
實驗式:C5O2FH9
相對分子質量:120.12(按 2005 年國際相對原子質量計)
密度:1.001g/cm
沸點:112.322℃ at 760 mmHg
閃點:22.16℃
蒸汽壓:21.853mmHg at 25℃
溶解度(g/L,20℃):溶于丙酮、DMSO。
穩定性:在一般的使用和儲存條件下穩定。無聚合危險。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 2-氟異丁酸甲酯的要求、試驗方法以及標志、標簽、包裝、貯存安全。
本標準適用于由 2-羥基丁酸原料合成的 2-氟異丁酸甲酯產品。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學試劑 標準滴定溶液的制備
GB/T 602 化學試劑 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GB/T 603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和制品的制備
GB/T 1600 農藥水分測定方法
GB/T 1604 商品農藥驗收規則
GB 3796 農藥包裝通則
GB/T 4946 氣相色譜法術語
GB/T 6680-2003 液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3 要求
3.1 外觀:無色透明液體,無可見雜質。
3.2 2-氟異丁酸甲酯應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2-氟異丁酸甲酯控制項目指標
項 目 指 標
2-氟異丁酸甲酯質量分數,% ≥ 97.0
雜質質量分數
甲基丙稀酸甲酯質量分數,% ≤ 2.5
2-羥基異丁酸甲酯質量分數,% ≤ 0.3
2-氯異丁酸甲酯質量分數,% ≤ 0.1
二氯甲烷質量分數,% ≤ 1.0
酸度(以 HF 計),% ≤ 0.1
水分,% ≤ 0.3
游離 HF 質量分數,% ≤ 0.01
4 試驗方法
本標準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注明其它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 GB/T 6682 所規定的三級水。
試驗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雜質標準溶液、制劑和制品,在沒有注明其它要求時,均按 GB/T 601、GB/T 602 和 GB/T 603 的規定制備。
4.1 抽樣
按照 GB/T 6680-2003 中 7.1.2“貯罐采樣”方法進行。用隨機數表法確定抽樣的包裝件,最終的抽取量應不少于 200mL。
4.2 鑒別試驗
本鑒別試驗可與 2-氟異丁酸甲酯質量分數的測定同時進行,在相同的氣相色譜操作條件下,試樣溶液主色譜峰的保留時間與標樣溶液 2-氟異丁酸甲酯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其相對差值應在 1.5%以內。
4.3 2-氟異丁酸甲酯質量分數的測定
4.3.1 方法提要
試樣用二氯甲烷溶解,以 m-二甲苯為內標物,使用 SUPELCO-SPBTM-5毛細管柱和氫焰離子化檢測器,對試樣中的 2-氟異丁酸甲酯進行氣相色譜分離和測定。
4.3.2 試劑和溶液
4.3.2.1 二氯甲烷:分析純;
4.3.2.2 m-二甲苯:色譜純(應不含有干擾分析的雜質);
4.3.2.3 2-氟異丁酸甲酯標準樣品:已知質量分數≥99.5%。
4.3.3 儀器
4.3.3.1 氣相色譜儀:具氫焰離子化檢測器;
4.3.3.2 色譜柱:60m×0.53m×3.0m SUPELCO-SPBTM-5 毛細管柱;
4.3.3.3 微量進樣器:1μL;
4.3.3.4 色譜工作站或數據處理機。
4.3.4 氣相色譜操作條件
4.3.4.1 柱溫:程序升溫,初溫 50℃,然后以 10℃/min 的升溫速率,終溫 200℃;
4.3.4.2 氣化室溫度(℃):240;檢測器溫度(℃):240;
4.3.4.3 氣體流量(mL/min):載氣(N2純度≥99.99%)40,氫氣(純度≥99.99%)40,空氣 400;
4.3.4.4 進樣量(μL):0.4;
4.3.4.5 保留時間(min):2-氟異丁酸甲酯約 5,內標物約 9。
上述操作參數是典型的,可根據不同儀器特點,對給定操作參數作適當調整,以期獲得最佳效果。
4.3.5 測定步驟
4.3.5.1 標樣溶液的制備
稱取 2-氟異丁酸甲酯標樣 0.6g(精確至 0.0002g),置于 25mL 容量瓶中,再準確加入 0.2g(精確至 0.0002g)m-二甲苯,用二氯甲烷稀釋至刻度,搖勻。
4.3.5.2 試樣溶液的制備
稱取 2-氟異丁酸甲酯樣品 0.6g(精確至 0.0002g),置于 25mL 容量瓶中,再準確加入 0.2g(精確至 0.0002g)m-二甲苯,用二氯甲烷稀釋至刻度,搖勻。
4.3.5.3 測定
在上述操作條件下,待儀器基線穩定后,連續注入數針標樣溶液,計算各針相對響應值的重復性,直至相鄰兩針的相對響應值變化小于 1.2%,按照標樣溶液、試樣溶液、試樣溶液、標樣溶液的順序進行測定。
4.3.6 計算
將測得的兩針試樣溶液以及試樣前后兩針標樣溶液中 2-氟異丁酸甲酯與內標物面積之比,分別進行平均。
試樣中的 2-氟異丁酸甲酯質量分數 w1(%),按式(1)計算:
r2×m1×p
w1=---------------------×100……………………(1)
r1×m2
式中:
r1——標樣溶液中,2-氟異丁酸甲酯與內標物峰面積之比的平均值;
r2——試樣溶液中,2-氟異丁酸甲酯與內標物峰面積之比的平均值;
m1——試樣的質量,g;
m2——2-氟異丁酸甲酯標樣的質量,g;
p——標樣中 2-氟異丁酸甲酯的質量分數,數值以%表示。
也可按 GB/T 4946 中的規定,先求算校正因子 f,再計算試樣中有效成分質量分數。
4.3.7 允許差
兩次平行測定結果之差,應不大于 0.5%,取其算數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4.4 雜質質量分數的測定
4.4.1 方法提要
試樣用二氯甲烷溶解,使用 SUPELCO-SPBTM-5 毛細管柱和氫焰離子化檢測器,用面積歸一化法對試樣中的 2-氟異丁酸甲酯進行氣相色譜分離和測定。
4.4.2 試劑和溶液
同 4.3.2。
4.4.3 儀器
同 4.3.3。
4.4.4 氣相色譜操作條件
4.4.4.1 柱溫:程序升溫,初溫 50℃,然后以 10℃/min 的升溫速率,終溫 200℃;
4.4.4.2 氣化室溫度(℃):240;檢測器溫度(℃):240;
4.4.4.3 氣體流量(mL/min):載氣(N2純度≥99.99%)40,氫氣(純度≥99.99%)40,空氣 400;
4.4.4.4 進樣量(μL):0.4;
4.4.4.5 保留時間(min):二氯甲烷約 4,甲基丙烯酸甲酯約 8,2-羥基丙烯酸甲酯約 9,2-氯異丁酸甲酯 10。
上述操作參數是典型的,可根據不同儀器特點,對給定操作參數作適當調整,以期獲得最佳效果。
4.4.5 測定
在上述操作條件下,待儀器基線穩定后,以待測樣將注射器清洗置換 3-5 次,直接進樣 0.1μL。
4.4.6 計算
2-氟異丁酸甲酯雜質的質量分數 w2(%),按式(2)計算:
Ai
w2=------------------------……………………………………(2)
ΣAi
式中:
Ai——組分 I 峰面積的數值,μv·s;
ΣAi——各組分峰面積總和的數值,μv·s。
4.4.7 允許差
兩次平行測定結果之差,應不大于 0.05%,取其算數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4.5 酸度的測定
4.5.1 方法提要
以乙醇作介質,用酚酞作指示劑,以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滴定。
4.5.2 試劑和溶液
4.5.2.1 95%乙醇(v/v);
4.5.2.2 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0.05moL/L;
4.5.2.3 0.5%酚酞乙醇溶液(m/v):將 0.5g 酚酞溶解于 100mL 的乙醇中,用 0.1moL/L 氫氧化鈉溶
液滴加至微粉紅色,制得。
4.5.3 儀器
4.5.3.1 具塞錐形燒瓶 250mL;
4.5.3.2 微量滴定管:分度 0.01mL。
4.5.4 測定步驟
稱取試樣 10g(精確至 0.0002g)至 200mL 聚乙烯燒杯中,然后加入乙醇 35mL,再加入酚酞指示劑 2~3 滴,待完全溶解后,以微量滴定管用 0.05moL/L 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滴定,直至微粉紅色出現并保持 15s 不褪色即為終點,并記下消耗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的亳升數 V1,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4.4.5 計算
2-氟異丁酸甲酯酸度質量分數 w3(%),按式(3)計算:
(V1-V0)×c×20.01
w3=--------------------------×100………………………(3)
1000×m
式中:
V1——所用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0——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的體積,mL;
c ——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m ——試樣的質量,g;
20.01——氟化氫(HF)的摩爾質量,g/moL。
4.6 水分的測定
按 GB/T 1600 進行。
4.7 游離 HF 的測定
4.7.1 原理
氫離子選擇電極的氟化鑭單晶膜對氟離子產生選擇性的對數響應,氟電極和飽和甘汞電極在被測試液中,電位差可隨溶液中氟離子活度的變化而改變,電位變化符合能斯特方程式,通過測定樣品中氟離子的電位計算游離 HF 的質量分數。
4.7.2 試劑和溶液
本方法所用水均為實驗室三級用水,全部試劑貯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4.7.2.1 乙酸鈉溶液(3moL/L):稱取 204g 乙酸鈉(CH3COONa•H2O)溶于水中,加乙酸(1moL/L),調節 pH 至 7.0,加水稀釋至 500mL。
4.7.2.2 檸檬酸鈉溶液(0.75moL/L):稱取 110g 檸檬酸鈉(Na3C6H5O7·2H2O)溶于 300mL 水中,加14mL 高氯酸,再加水稀釋至 500mL。
4.7.2.3 總離子強度緩沖劑:乙酸鈉溶液(3moL/L)與檸檬酸鈉溶液(0.75moL/L)等量混合,臨用時現配。
4.7.2.4 氟標準溶液:準確稱取 0.2210g(精確至 0.0002g)經 95~105℃干燥 4 小時后的氟化鈉,溶于水,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勻,置冰箱中保存。此溶液每亳升相當于 1.0mg 氟。
4.7.2.5 氟標準使用液:吸取 10.0mL 氟標準溶液置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如此反復稀釋至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 5.0μg 氟。
4.7.3 儀器
4.7.3.1 氟電極;
4.7.3.2 甘汞電極;
4.7.3.3 酸度計:±0.01pH(或離子計);
4.7.3.4 磁力攪拌器。
4.7.4 分析步驟
4.7.4.1 稱取 10g 2-氟異丁酸甲酯樣品(精確至 0.01g),置于 50mL 分液漏斗中,加 10mL 蒸餾水,
振蕩萃取 10min,靜置分層后將水相完全放入 50mL 容量瓶中,再加入 25mL 總離子強度緩沖劑,加水至刻度,混勻,備用。
注:2-氟異丁酸甲酯樣品的稱樣量可根據樣品中游離 HF 質量分數的高低進行適當調整。
4.7.4.2 吸取 0、0.5、1.0、2.0、4.0mL 氟標準使用液(相當 0、2.5、5.0 、10.0、20.0μg 氟),分別置于 50mL 容量瓶中,于各容量瓶中分別加入 25mL 總離子強度緩沖劑,加水至刻度,混勻,備用。
4.7.4.3 將氟電極和甘汞電極與測量儀器的負端與正端相聯接。電極插入盛有水的 25mL 塑料杯中,在電磁攪拌中,讀取平衡電位值,更換 2~3 次水后,待電位值平衡后,即可進行樣液和標準液的電位測定。
4.7.4.4 以電極電位為縱坐標,氟離子濃度為橫坐標,在半對數坐標紙上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樣品電位值在曲線上求得質量分數。
4.7.5 分析結果的表述
2-氟異丁酸甲酯試樣中游離 HF 以質量分數 w4(%)表示,按式(4)計算:
c×V×0.0001053
w4=-------------------------…………………………(4)
m
式中:
c——測定樣液中氟的濃度,μg/mL;
m——2-氟異丁酸甲酯樣品的重量,g;
V——測定用樣液總體積,mL。
5 產品的檢驗與驗收
5.1 本標準規定的所有檢驗項目均為出廠檢驗。
5.2 抽樣與判定應符合 GB/T 1604 有關規定。極限數值的處理采用修約值比較法。
6 標志、標簽、包裝、貯存安全
6.1 2-氟異丁酸甲酯的標志、標簽和包裝,應符合 GB 3796 中的有關規定。
6.2 2-氟異丁酸甲酯用塑料桶包裝,每桶凈含量 250kg。也可根據用戶要求或協議,采用其他形式的包裝,但要符合 GB 3796 中的有關規定。
6.3 2-氟異丁酸甲酯包裝件應貯存在通風、干燥的庫房中。
6.4 貯存時,嚴防潮濕和日曬,不得與食物、種子、飼料混放,避免與皮膚、眼睛接觸,防止由口、鼻吸入。
6.5 安全:在使用說明書包裝容器上,除有相應的毒性標志外,還應有毒性說明、中毒癥狀、解毒方法和急救措施等。2-氟異丁酸甲酯吞噬或吸入均有毒,還可以通過皮膚滲入。使用本品應戴防護手套,防毒面具,穿干凈的防護服。如發生中毒癥狀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6.6 驗收期:2-氟異丁酸甲酯驗收期以合同周期為準。從交貨之日起,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產品質量驗收,其各項指標均應符合本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