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鹽酸胍論文

                          非售品
                          CAS:50-01-1
                          分子式:NH
                          分子量:95.53

                          脲和鹽酸胍在包涵體蛋白質提純中的作用

                          變性劑(脲和鹽酸胍)可使蛋白質結構中的氫鍵發生斷裂,這增加了非極性分子包括氨基酸側鏈的溶解度,減少了疏水相互作用;脲還可以深入到蛋白質分子的內部影響蛋白質分子的密堆積。此外,去污劑、有機溶劑、重金屬、熱、機械力、冷凍、超聲、高壓、輻射等均可引起蛋白質的變性。這些變性均不會破壞蛋白質的共價鍵而是只涉及到氫鍵、鹽鍵、疏水相互作用、范得華相互作用等次級鍵的破壞。有些變性的蛋白質當變性因素被除去后又可自動地恢復到天然狀態,這種現象稱為蛋白質的復性(renaturation),這種復性即蛋白質折疊研究中的重折疊(refolding)。
                          包涵體蛋白質提純
                          大多數在pH8的條件下,一般用強的變性劑如尿素(6-8mol/L)、鹽酸胍(GdnHCl 5~8mol/L或6mol/L),通過離子間的相互作用,打斷包涵體蛋白質分子內和分子間的各種化學鍵,使多肽伸展,一般來講,鹽酸胍優于尿素,因為鹽酸胍是較尿素強的變性劑,它能使尿素不能溶解的包涵體溶解,而且尿素分解的異氰酸鹽能導致多肽鏈的自由氨基甲酰化,特別是在堿性pH值下長期保溫時。或用去垢劑,如SDS、正十六烷基三甲基銨氯化物、Sarkosyl等,可以破壞蛋白內的疏水鍵,也可溶解一些包涵體蛋白質。用TritonX-100來溶解Zymononas mobilis levansucrase包涵體蛋白。另外,對于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質,分離的包涵體中通常含有一些鏈間形成的二硫鍵和鏈內的非活性二硫鍵。還有有機溶劑、堿性環境(大于9)或酸(70%甲酸)也可使之溶解。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