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嘧霉胺文獻

                          非售品
                          CAS:53112-28-0
                          分子式:C12H13N3
                          分子量:199.25

                          嘧霉胺(pyrimethanil)又稱甲基嘧啶胺、二甲嘧啶胺,屬于苯氨基嘧啶類殺菌劑,對灰霉病有特效。嘧霉胺由GL.Neumann等報道(Proc.Br.CropProt.Conf.-PestsDis.,1992,1:395),由ScheringAG和HoechstScheringAgrEvo發現并開發,現在歸BayerCropScience擁有。在歐洲,于2003年剝離給BASFAG(現在BASFSE)。其殺菌作用機理獨特,通過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阻止病菌侵染,從而殺死病菌,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同時具有內吸和熏蒸作用。嘧霉胺具有抑制真菌病原侵染酶分泌的功能,并能迅速滲透植物組織,在表層組織傳導。是以保護作用、治療病菌潛伏侵染和抑制病害擴展為特點的殺菌劑,同時具有一定的的熏蒸作用;可有效防治黃瓜灰霉病。

                          理化性質:嘧霉胺原藥含量≥97.5%,包括不超過0.05%的氨腈。外觀為無色晶體。熔點96.3℃。蒸氣壓2.2mPa(25℃)(OECD104)。KowlgP2.84(pH6.1,25℃)。Henry常數3.6×10-3Pa.m3/mol(計算值)。相對密度1.15(20℃)。水中溶解度0.121g/L(pH6.1,25℃);丙酮389、乙酸乙酯617、甲醇176、二氯甲烷1000、正己烷23.7、甲苯412(g/L,20℃)。在水中一定pH范圍內穩定。在54℃穩定14d。pKa3.52,弱堿(20℃)(OECD112)。

                          作用:嘧霉胺具有很強的內吸傳導作用,能迅速運轉到植株的花、幼果等藥物無法噴施到的部位,從而殺死灰霉病病菌。同時其對外界溫度不敏感,冬春寒冷季節施用效果依然藥效快、穩定。生產中,嘧霉胺除普遍應用于黃瓜、番茄等瓜果類蔬菜外,在防治葡萄灰霉病方面也有奇效。

                          防治對象:嘧霉胺用于防治韭菜、黃瓜、番茄、葡萄、草莓、豌豆等作物的灰霉病、枯萎病以及果樹黑星病、斑點落葉病等。其防治葡萄上的灰霉病(葡萄孢菌),施藥量為500~1000g/hm2;用于軟果,例如草莓灰霉病,施藥量800~1000g/hm2;用于蔬菜,如黃瓜灰霉病、韭菜灰霉病,分別用40%嘧霉胺施藥量80~95mL/畝、50~75mL/畝;用于觀賞植物,如觀賞菊花,用80%嘧霉胺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仁果的果實和葉片的瘡痂病(蘋果黑星病或是梨黑星病),施藥量300~450g/hm2。蘋果收獲前處理防治青霉菌,施藥量80g/hm2。在玻璃和塑料大棚內噴霧時,推薦相對濕度>80%,安裝通風設備,以避免某些作物上出現葉斑。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