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584-08-7
分子式: K2CO3
分子量: 138.21
中文名稱: 碳酸鉀
鉀堿
珍珠灰
英文名稱: Carbonic acid, dipotassium salt
Potassium carbonate
potassium carbonate
carbonate de potassium
carbonate of potash
dipotassium carbonate
kalium carbonicum
kaliumcarbonat
分子式: K2CO3
分子量: 138.21
中文名稱: 碳酸鉀
鉀堿
珍珠灰
英文名稱: Carbonic acid, dipotassium salt
Potassium carbonate
potassium carbonate
carbonate de potassium
carbonate of potash
dipotassium carbonate
kalium carbonicum
kaliumcarbonat
性質 單斜晶系。白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結晶。比重2.428,熔點891℃,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有很強的吸濕性,易結塊,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存放時,易吸收二氧化碳,轉變為碳酸氫鉀。碳酸鉀的水合物有一水、二水、三水鹽。
碳酸鉀與氯氣作用,生成氯化鉀,但比與碳酸鈉反應為困難。碳酸鉀與三氧化硫作用時,形成K2S2O7,碳酸鉀與硫酸鋇在600℃反應5分鐘后,有22.5%的硫酸鉀形成。如果用硫酸鉛代替硫酸鋇,則有40.9%的硫酸鉀形成。
用途: 用來生產光學玻璃,可提高玻璃透明度、強度和折光系數。用來生產電焊條,可防止焊接時的斷弧現象。也是生產電子管、電視顯像管等原料。碳酸鉀用于還原染料及冰染的撥白。還可用作生產丹士林染料的原料。也可用來清除工業氣體中的硫化氫及二氧化碳。碳酸鉀與純堿混合可作滅火劑。也可用作丙酮、酒精生產的輔助原料和橡膠生產中的防老劑。碳酸鉀水溶液可用于棉花的煮煉、羊毛的脫脂。
此外,也用于油墨、炸藥、電鍍、制革、陶瓷、水晶、鉀肥皂及醫藥的生產。
生產工藝:
1、 離子交換法 系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與氯化鉀交換,用碳酸氫銨洗脫成碳酸氫鉀。然后經蒸發、碳化、結晶、脫水和鍛煉而得。
KCl+NH4HCO3→KHCO3+ NH4Cl
2KHCO3→K2CO3+ CO2↑+H2O
2、 草木灰法 主要利用各種植物殼,如桐子殼、棉子殼、茶子殼和葵花子殼等。燒制成草木灰,草木灰是碳酸鉀、硫酸鉀、氯化鉀的混合物。用浸取、蒸發和結晶的方法,分別加以分離。凈化的方法有許多種,有的加碳酸鎂除磷,有的通入二氧化碳預碳化除雜質,有的加石灰乳除磷、鋁、硫等。因受原料來源的限制,此法不宜大規模生產。
3、 路布蘭法 硫酸鉀經過拌料、還原煅燒、浸取、碳化、蒸發、結晶和焙燒而得。
K2SO4+2C+CaCO3→K2CO3+CaS+2 CO2↑
K2CO3+ CO2+H2O→2KHCO3
2KHCO3→K2CO3+ CO2↑+H2O
4、 電解法 將氯化鉀電解,先得氫氧化鉀,然后以二氧化碳碳化,得碳酸氫鉀,再經水洗、離心分離、煅燒,即得精制碳酸鉀成品。
2KCl+2H2O→2KOH+Cl2↑+H2↑
2 KOH+ CO2→K2CO3+H2O
K2CO3+ CO2+ H2O→2KHCO3
2KHCO3→K2CO3+ H2O+ CO2↑
包裝 內層用塑料袋,再套紙袋包裝,外用麻袋或塑料編織袋包裝,每袋凈重50公斤。
儲運注意事項 儲于干燥通風的室內倉庫。不宜在貨棚或露天儲存,防止受潮。運輸裝卸時,應防雨淋,保證干燥,包裝不受損害和污染,不可與酸類共儲混運。
失火時,可用水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