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59997-51-2
分子式:C7H11NO
分子量:125.17
中文名稱: 新戊酰基乙腈
氰代頻那酮
氰基頻那酮
4,4-二甲基-3-氧戊腈
英文名稱:pivaloylacetonitrile
4,4-dimethyl-3-oxtanenitrile
4,4-dimethyl-3-oxo-pentanenitrile
pivaloylacetonitrile
4,4-dimethyl-3-oxo-valeronitrile
性質描述:白色針狀結晶體,熔點65~68℃。
生產工藝:以丙酮為原料、先依次制得頻哪醇、頻哪酮、α-氯代頻哪酮、最后由α-氯代頻哪酮與NaCN 反應制得4,4-二甲基-3-氧-戊腈。
制備:
1 α-氯代頻哪酮的制備
在500 mL 四口圓底燒瓶中, 加入105 mL 頻哪酮和250 mL 無水甲醇, 在反應瓶上安裝溫度計、氣體通入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 并置于冰浴中, 在攪拌下使液體溫度降至0 ~ 5 ℃后, 開始通入氯氣, 且加快攪拌速度。待通氯到適當的量時, 再攪拌5 ~ 10min , 將溶劑甲醇經旋轉蒸發儀蒸出約180 mL(約占加入量的70 %), 然后加入130 mL 冰水, 待分層后分出有機層(下層), 并用30 mL c(Na2CO3)=1 mol L的溶液和兩份25 mL 飽和NaCl 溶液洗滌有機層, 使pH =7 , 用無水MgSO4 干燥后, 減壓蒸餾, 得無色液體, 產量94.5 g , 產率83 %, b .p .77 ℃。
2 4,4-二甲基-3-氧-戊腈的合成
在250 mL 圓底燒瓶中, 加入22 g α-氯代頻哪酮和100 mL 甲醇, 攪拌并加熱至回流, 然后將已配制的10 g NaCN 溶于50 mL 水中的溶液滴入反應瓶, 滴加完畢后, 攪拌回流反應1 h , 然后旋轉蒸發除去溶劑甲醇約70 mL, 用冷的鹽酸將反應體系酸度調至pH ≥1 , 有固體析出, 抽濾, 得土黃色固體粗產物, 用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溶劑進行重結晶, 得白色長針狀晶體, 產量12 g , 產率58 %,m .p .66 ~ 68 ℃。
質量標準:
外觀 白色結晶
含量 ≥ 99%
熾灼殘渣 ≤ 0.2%
水分 ≤ 0.5%
用途:合成農藥、醫藥以及生產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間體。
參考文獻:
1、叔膦參與的環化反應研究 祁文杰 揚州大學 2016-12-01 碩士
2、FLT3激酶抑制劑奎扎替尼的合成工藝改進 吳亞闖;郭壯;付寶林;范旭旭;孫曉慶 中國藥物化學雜志 2016-1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