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檢測法專題之2,6-二氯靛酚鈉檢測法
摘要:測定維生素C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如2,6-二氯靛酚鈉法,碘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毛細管電泳法等。本文介紹了2,6-二氯靛酚鈉法檢測維生素C,通過2,6-二氯靛酚鈉滴定檢測出維生素C的含量。
關鍵詞:2,6一二氯靛酚鈉,620-45-1,維生素C,滴定檢測
前言
2,6-二氯靛酚鈉(DCIP),CAS號: 620-45-1,分子式: C12H6Cl2NNaO2,分子量:290.077,深綠色結晶粉末, 用于抗環血酸的測定,還用作氧化還原指示劑和色譜分析試劑。用于水果、蔬菜等中的維生素C含量測定;還用作氧化還原指示劑和色譜分析試劑;細胞染色劑。
2,6-二氯靛酚鈉法測定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叫L-抗壞血酸(V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也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營養成分。它能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組織創傷口的更快愈合;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預防心血管病;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以及增強肌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堅持按時補充維生素C還可以使皮膚黑色素沉著減少,從而減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膚白皙。但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只能依靠膳食攝入。除服用維生素C片,吃水果和蔬菜外,飲用果汁飲料也是人們日常補充維生素C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維生素C并不是補充的越多越好。短期服用過量的維生素C會引起腹瀉或皮疹等,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結石等癥。我國營養學會提出居民一日維生素C的推薦攝入量為100mg,最高攝入量為1000mg。因此了解各類食品,如果汁飲料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檢測原理
抗壞血酸包括L-抗壞血酸和L一脫氫抗壞血酸。兩種抗壞血酸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地相互轉化。
DCIP是一種氧化劑.其水溶液呈深蘭色,兩星期穩定不變。它與抗壞血酸作用后.生成還原'型亞胺而變成無色。
DCIP與L一抗壞血酸混含.溶液發生褪色反應。在一定范圍內.其反應速度(△A/△t)與L一抗壞血酸的量成正比。以△A/△t對L一抗壞血酸的量作圖.由圖可測出樣品中L一抗壞血酸含員。如果樣品為新鮮果蔬.因其中僅含極少的脫氫抗壞血酸.且不穩定.故可用L一抗壞血酸的量作為總抗壞血酸含量。
具體操作如下:
用移液管移取10.00mL 2,6-二氯靛酚鈉溶液于錐形瓶中,用維生素C標準溶液滴定至微紅色消失,平行滴定3次,根據消耗的維生素C標準溶液的濃度和體積,可計算出滴定度T(每毫升2,6-二氯靛酚鈉溶液相當于多少毫克維生素C)[8]。
結束語
采用2,6-二氯靛酚鈉滴定法測定蔬菜中抗壞血酸的含量,該方法適于測定無色和淺色樣液或提取液,無須特殊儀器,操作簡便、快速、準確。與其他方法相比,因不需要貴重儀器而被普遍接受,且準確度高,可操作性強,試劑易得,是測定蔬菜中抗壞血酸含量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秦永惠等,2,6一二氯靛酚鈉動力學分光光度法測定西紅柿及草薄中的抗壞血酸,[P] 分析化學研究簡報,1996年10期
[2]苑乃香等,2,6-二氯靛酚鈉測定蔬菜中抗壞血酸的含量,[P] 安徽農業科學,2009年25期
[3] 李書靜, 2,6-二氯靛酚鈉法測定果汁飲料中的維生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