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64902-72-3
分子式: C12H12ClN5O4S
分子量: 357.78
中文名稱: 氯磺隆
綠黃隆
1-(2-氯苯基磺酰基)-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
1-(2-氯苯基磺酰)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
英文名稱: Chlorsulfuron
1-(2-Chlorophenylsulfonyl)-3-(4-methoxy-6-methyl-1,3,5-triazin-2-yl) urea
性狀描述: 原藥純品為白色無味的晶體,熔點174-178℃,分解溫度192℃,蒸氣壓0.6×10-3Pa(25℃),不易光解,在一個月內于干燥植物表面僅分解30%。于干土壤表面分解15%。在20℃、pH=5.7-7.0條件下,于蒸餾水、河水中平均半衰期為4-8周,在酸性溶液中不穩定,當pH=4時,一周后約水解50%。
生產方法: 以鄰氯苯磺酰異氰酸酯與2-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進行加成而得。
1.鄰氯苯磺酰基異氰酸酯的合成
(1)鄰氯苯磺酰氯的合成 鄰氯苯胺重氮化后加入含氯化銅和二氧化硫冰醋酸溶液反應后即得。
(2)鄰氯苯磺酰胺的合成 由鄰氯苯磺酰氯與濃氨水反應而得。
(3)鄰氯苯磺酰基異氰酸酯的合成鄰氯苯磺酰胺在異氰酸正丁酯催化劑下,與光氣,反應即得。
2. 2-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的合成
(1)O-甲基-3-脒基異脲鹽酸鹽的合成 氯化銅與雙氰胺,反應得桃紅色銅絡合物,與硫化氫,反應即得。
(2)2-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的合成O-甲基-3-脒基異脲鹽酸鹽與乙酰氯反應而得。
3.綠黃隆的合成 2-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和鄰氯苯磺酰異氰酸酯反應而得。
用途: 綠黃隆是1978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的磺酰脲類新型除草劑,1981年將其商品化,它是低毒廣譜的麥田選擇性除草劑,其突出的特點是具有超高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