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metformin
CAS號: 657-24-9
分子式: C4H11N5
相關信息:
又稱二甲雙胍。常用其鹽酸鹽,白色結晶性粉末,有吸濕性,溶于水、乙醇,幾乎不溶氯仿、乙醚。由二甲胺為原料制得。為雙胍類降血糖藥物,作用與苯乙雙胍相似,但毒性較小。用于單純飲食療法不能有效控制或對磺酰脲類無效的非胰島素依賴型輕度糖尿病。制劑為片劑。注意:糖尿病昏迷、急性發熱、肝腎功能不全及孕婦等禁用。避免與堿性溶液或飲料服用。副作用一般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口中金屬味等胃腸道反應,少有低血糖,乳酸中毒等。
二甲雙胍真的可以讓人長壽嗎?
說起“二甲雙胍”,糖尿病患者們一定不會覺得陌生。作為常用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已在臨床上應用多年。不過,近年來,醫學領域針對二甲雙胍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最新研究發現它能延年益壽。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甚至已經批準二甲雙胍在2016年應用于延緩衰老的臨床試驗。二甲雙胍是否真能幫助人類圓了長生不老的美夢呢?
二甲雙胍真的可以讓人長壽嗎?
針對二甲雙胍延緩衰老的研究,由來已久。2013年3月,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二甲雙胍通過模擬節食效應,減慢了線蟲的衰老進程。同年7月,刊登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定期服用小劑量二甲雙胍,可促進小鼠健康,延長它們的壽命,但劑量過大則會減壽。2014年6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一項來自比利時的研究發現,用二甲雙胍處理過的秀麗隱桿線蟲,機體衰老速度明顯下降,且更加健康。
研究人員認為,二甲雙胍能使細胞變得更加強壯,從而延長健康細胞的壽命。同年7月,發表在《糖尿病、肥胖和代謝》雜志上的一項涉及18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顯著延長II型糖尿病患者的壽命,使其可能比非糖尿病患者活得更久,而二甲雙胍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健康益處。
基于上述研究帶給人們的驚喜,科學家們期望研究二甲雙胍對人類抗衰老的作用。美國紐約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醫學院首先向FDA提交申請,希望開展臨床試驗。目前,FDA已經允許將二甲雙胍用于預防衰老的臨床試驗,此舉讓二甲雙胍成為首個開展臨床試驗的抗衰老藥物。這項研究計劃從2016年冬天開始實施,納入3000名70歲及以上受試者,持續時間約為5~7年。研究負責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巴克老齡化問題研究所教授戈登 利思戈表示,試驗一旦獲得成功,就能減緩老年性疾病的發病時間,讓70歲的人擁有50歲的健康體魄。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還有很多健康功效。比如多國研究發現,二甲雙胍能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對防治胰腺癌、肺癌、肝癌,具有顯著作用;有助于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婦科病;還能降低人們患上青光眼的風險。
下圖是機制:多種因素可以作用于衰老細胞(senescence),而二甲瓜胺(Metformin)通過作用于線粒體產生氧自由基(ROS)過程,從而避免ROS去激發的IKK通路。(按照示意圖是可以抑制癌癥,不過說明說的是影響了衰老表型)。另一方面,有證據表明二甲雙胍可以抑制癌癥的發生。二甲雙胍通過抑制了IKK激酶激活(該步驟對ROS敏感)從而減少了線粒體中ROS產生。
二甲雙胍“成名”一波三折
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二甲雙胍的“成名”一波三折。
早在中世紀,人們就發現產于歐洲南部和西南亞的草本植物山羊豆,有緩解糖尿病患者多尿和減少尿糖的作用。1918年,動物研究證實,山羊豆所含胍類物質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毒性太大。隨后,科學家們將研究目標轉向山羊豆的類似物,合成了一些毒性小、含量多的胍類物質,直到1929年,二甲雙胍的問世。可此時,胰島素研制成功了,醫學界更加認可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二甲雙胍無人問津。
1957年,法國糖尿病學家讓斯特恩首次進行二甲雙胍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其治療糖尿病的功效。到了60年代,二甲雙胍終被批準用于糖尿病的治療。但好景不長,二甲雙胍的“遠房親戚”苯乙雙胍被發現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還與乳酸中毒有關,被迫退出臨床應用。二甲雙胍也受到連累,一度被冷落。
讓斯特恩等人始終沒有放棄對二甲雙胍的探索,用大量試驗和數據證實了二甲雙胍的安全性。20年后的1995年,二甲雙胍在美國批準上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治療的一線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