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68-94-0
分子式: C5H4N4O
分子量: 136.11
中文名稱: 6-羥基嘌呤
次黃嘌呤
1,7-二氫-6H-嘌呤-6-酮
英文名稱: Hypoxathine
6-Hydropurine
1,7-dihydro-6h-purin-6-one
6-hydroxypurine
6-oxopurine
性質描述: 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 在150℃時分解而不熔融。水中溶解度為0.07g/100mL(19℃), 1.4g/100mL(100℃),易溶于稀酸及堿液中。
質量指標: 干燥失重 ≤0.5%
熾灼殘渣 ≤0.5%
重金屬 ≤20ppm
含量(UV) ≥99.0%
用途: 抗惡性腫瘤藥6-巰嘌呤的中間體。
與黃嘌呤一起,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中,其核苷酸的肌苷酸是核酸的嘌呤核苷酸的前體。也是咖啡因的母體。次黃嘌呤可以通過腺嘌呤脫氨酶或亞硝酸的作用由腺嘌呤脫氨生成,也能通過核苷磷酸化酶使肌苷發生磷酸解而失成。通過黃嘌呤氧比酶可被氧化成尿酸,認為這是嘌呤堿的主要分解途經。
相關文獻:
1 一種由次黃嘌呤核苷酸制備三磷酸腺苷的方法 中國專利 1997 專利號:CN-1139114
2 高比度氚標記次黃嘌呤核苷二磷酸(8-3H-IDP)的制備 黃觀祥;池宏林;駱日佑;王集民 分析測試通報 1983 (2),28-31
3 8'-溴-次黃嘌呤核苷酸(8'-Br-IDP 和8'-Br-IMP)的分離純化及其鑒定 王集民;林辰江 分析測試通報 1984 (3),27-33
4 酶偶聯反應測定魚中的次黃嘌呤和黃嘌呤(螢光光度法) 錢禎觀;葉率官 化學試劑 1986 (6),361-362,378
5 金魚(紅龍晴)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的分離及特性初步研究 于建康;陸德裕 生物化學雜志 1988 (1),56-60 ;圖5表1參6
6 高效液相色譜測定人體液和組織中的尿酸、黃嘌呤和次黃嘌呤 尤忠義;王鳳君 色譜 1989 (2),95-97
7 氯喹對伯氏瘧原蟲攝取次黃嘌呤、甲硫氨酸、精氨酸及其氨基酸組成的影響 常惠玲;吳克英;藍勤嫻;黃左鉞 生物化學雜志 1989 (1),19-23
8 次黃嘌呤對單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王本祥;陳曉光 藥學學報 1989 (8),573-577
9 活性炭分離肌苷和次黃嘌呤的研究 董明;姚恕;林容軒;朱自強 浙江大學學報 1990 (2),323-324
10 小鼠肝組織中單胺氧化酶堿解產物(次黃嘌呤、腺嘌呤)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周海歐;龍耕野;陳曉光;劉詩月;王本祥 分析化學 1992 (4),413-415 ;圖2表1參2
11 次黃嘌呤6位取代系列衍生物的開發 黃永明 精細化工 1992 (2),53-56
12 生物小分子的電分析化學研究 Ⅱ.鳥嘌呤、腺嘌呤和次黃嘌呤在粗熱解石墨電極上的分子定向和表面相互作用 朱世民;瞿文川;陳洪淵 化學學報 1993 (6),594-601
13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地龍中次黃嘌呤和黃嘌呤的含量 劉松青;馬文秀 華西藥學雜志 1994 (3),179-181
14 各種滬產地龍與廣東產地龍中次黃嘌呤的測定和比較 胡馨;黃文輝 中成藥 1994 (1),42-43
15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大鼠心肌組織中次黃嘌呤、肌苷和腺苷和腺苷含量 朱珠 分析測試學報 1995 (4),45-48
16 虎紋捕鳥蛛毒中次黃嘌呤核苷的分離與鑒定 佘益民;徐秉坤;梁宋平;李順意 分析化學 1995 (9),1081-1083 ;圖2表0參10
17 采用四硫富瓦烯為黃嘌呤氧化酶的電子傳遞體的次黃嘌呤傳感器 張曉林;吳芯芯;鄧家祺;漆德瑤;劉海鳥 分析測試學報 1997 (1),17-21
18 生物小分子次黃嘌呤在銀電極上的電化學性質 趙廣超;王雪梅;陳洪淵 無機化學學報 1997 (2),164-167 ;圖4參9。
19 銅絡合物與生物小分子次黃嘌呤相互作用的光譜電化學和熒光光譜 張榮麗;朱俊杰;趙廣超;陳洪淵 分析化學 1998 (6),703-708
20 次黃嘌呤在銅電極上的伏安特性研究 胡勝水;張新萍;王政萍 武漢大學學報 1998 (6),682-684
21 一種由次黃嘌呤核苷酸制備三磷酸腺苷的方法 陸傳宗;陸傳宗;韓小雷 中國專利 1997 專利號:CN-1139114
22 腦室注射生長抑素對大鼠痛閾和腦內單胺類、黃嘌呤、次黃嘌呤含量的影響 李希成;黎海蒂;趙邦云;阮懷珍 中國藥理學報 1991 (6),507-510
23 #beta#-胡蘿卜素對(60)Co-#gamma#輻射誘發的大鼠T-淋巴細胞次黃嘌呤-鳥 嘌 呤磷酸核糖轉移酶位點突變影響 倪慶桂;裴云 中國藥理學報 1997 (6),535-536
24 HPLC法測定10種動物藥中尿嘧啶、黃嘌呤、次黃嘌呤、脲苷的含 量 劉麗芳;金蓉鸞;徐國鈞 中國中藥雜志 1999 (2),73-76
25 新型生物微傳感器的研制及在心肌細胞中檢測次黃嘌呤的應用研究 朱民;施國躍;鮮躍仲;劉敏;金利通 化學傳感器 2002 (4),8-17;參23
26 次黃嘌呤和黃嘌呤與鹵化鎳配合物的IR光譜特征 劉清福;張冬亭;王秀玲 光譜實驗室 2003 (6),845-847
27 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突變體的構建、表達和性質 由德林;曲紅;陳強;邢陽;顧孝誠;羅明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2003 (9),853-858;參11
28 嵌入式超薄碳糊膜電極伏安法同時測定黃嘌呤和次黃嘌呤 汪振輝;張卉 分析化學 2005 (5),671-674
29 微滲析活體取樣與液相色譜安培檢測法聯用測定鼠腦中黃嘌呤和次黃嘌呤 林麗;李永;陳大茴;仇佩虹;曹旭妮;金利通 分析試驗室 2005 (4),43-45
30 HPLC法測定滬地龍中次黃嘌呤 胡馨;王倩 中草藥 2005 (6),928-929
31 HPLC測定海龍中次黃嘌呤及黃嘌呤含量 崔小兵;李偉;張科衛;蔡皓;吳皓 中國海洋藥物 2006 (2),58-60
32 摻雜固定化酶柱的次黃嘌呤液滴光化學傳感器研究 羊小海;向秋芬;王柯敏;黃紅梅;王青;馮鋒 分析化學 2006 (4),451-454
33 恩再適注射液中咪唑丙烯酸、尿嘧啶、次黃嘌呤及黃嘌呤的含量測定 盛彧欣;張金蘭;江曉棟 藥物分析雜志 2007 (11),1732-1734
34 雙酶偶聯催化分光光度法測定血清次黃嘌呤 李忠琴;許小平;王武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8 (9),2169-2172
35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疏血通注射液中次黃嘌呤 袁曉環;王春濤;胡靜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08 (3),192-194
36 微生物來源的次黃嘌呤一磷酸鹽脫氫酶抑制劑2264A和B的研究 林潔;可愛兵;張雪蓮;鄭智慧;朱京童;路新華;李業英;崔曉蘭;石英;張華;賀建功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08 (8),463-466
37 水蛭飲片次黃嘌呤含量測定 張永太 中成藥 2008 (8),1175-1177
38 自由活動大鼠腦內次黃嘌呤的活體在線電化學分析方法研究 張自品;林雨青;毛蘭群 中國科學. B輯, 化學 2009 (10),1262-1267
39 Real-timePCR法檢測腎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次黃嘌呤核苷酸脫氫酶基因表達 鐘旭麗;張相林;趙莉;白波;邵宏 中國藥學雜志 2009 (9),649-653
40 熒光猝滅法測定次黃嘌呤及機理研究 張敏;岳寧寧;張苗;呂慶鑾;王懷友 分析試驗室 2009 (4),51-54
41 RP-HPLC同時快速測定鹿茸中尿嘧啶、次黃嘌呤、尿苷含量 周冉;李淑芬 藥物分析雜志 2009 (4),575-578
42 HPLC法測定海龍中胸腺嘧啶、次黃嘌呤、尿嘧啶的含量 王夢月;韋靜斐;史海明;李曉波 中國中藥雜志 2010 (17),2277-2280
43 次黃嘌呤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研制 王志華;陳義文;張會妮;李曉寧;康敬萬 化學研究與應用 2009 (10),137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