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7791-13-1
分子式:CoCl2H2O
分子量:147.85
中文名稱:氯化鈷
英文名稱:Cobalt chloride hexahydrate
性質描述:紅色單斜晶系結晶。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
生產工藝:
1、金屬鈷法。將鹽酸加人反應器中,再逐漸加入金屬鈷,使其溶解并加熱至80℃進行反應,并視金屬鈷溶解情況適當地加入硝酸,把生成的氯化鈷溶液用過氧化氫凈化除鐵,必要時加入碳酸鈉或氨水調節,以保證凈化完全。經凈化后的氯化鈷溶液用鹽酸調節至Ph2~3。經過濾、蒸發至沸騰、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干燥,制得氯化鈷成品。其Co+2HCl→CoC12+H2
2、含鈷廢料法。將各種含鈷廢料(下腳料),經硝酸、鹽酸、硫酸溶解,加人硫化鈉轉化成NiS·CoS。經通入空氣氧化得到NiS()4·(30S()4,加人燒堿,通入氯氣,分離得到氫氧化鈷和硫酸鎳溶液,將氫氧化鈷加入鹽酸進行反應生成氯化鈷,過濾后水洗,得到粗制氯化鉆,加入過氧化氫精制,再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干燥,制得氯化鈷成品。其Co(OH)2+2HCl→CoCl2+2H2O
用途:
1、用作油漆催干劑、軍用毒氣和氨氣吸收劑、啤酒泡沫穩定劑、變色硅膠干燥指示劑、玻璃和陶瓷著色劑等。用于電鍍。
2、用作玻璃和陶瓷著色劑、油漆催干劑、氨的吸收劑。制造鈷催化劑,制造變色硅膠干濕指示劑。制造隱顯墨水。用作啤酒泡沫穩定劑。畜牧業配制復合飼料,作為鈷的補充劑。
毒性:吸入氯化鈷的粉塵,有時出現支氣管哮喘。如一天內進人體內500mg時,引起食欲不振、嘔吐、腹瀉、面部和四肢發紅。研磨氯化鈷時能引起急性皮炎,出現大量的散在的紅色丘疹和小結節、水腫;有時表面形成潰瘍。生產工人應穿工作服、戴防毒口罩,防止粉塵吸入損傷呼吸器官,戴防護手套等勞保用品,生產設備要密閉,車間通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