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對甲氧基肉桂酸論文

                          規格:99%
                          包裝:25kg/桶
                          最小購量:1kg
                          CAS:830-09-1
                          分子式:C10H10O3
                          分子量:178.19

                          【刊名】廣東藥學院學報 2005-21-2

                          【ISSN】1006-8783

                          【標題】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合成研究

                          【作者】張紅 丁盈紅 李若琦

                          【機構】廣東藥學院有機化學教研室,廣東廣州510240

                          【摘要】目的與方法 以對甲氧基苯甲醛為原料,醋酸銨為催化劑,經Knoevenagel反應,采用微波輻射技術合成了中間體對甲氧基肉桂酸,再以對甲苯磺酸為催化劑,經酯化反應得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結果與結論 兩步反應的產率分別為87.8%和91.0%,產品結構經IR和^1H-NMR(CDCl3)確證。

                          【關鍵詞】對甲氧基肉桂酸 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Knoevenagel縮合 微波輻射 酯化

                          【論文】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合成研究.pdf

                          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合成研究
                            [摘 要]目的與方法,以對甲氧基苯甲醛為原料,醋酸銨為催化劑,經Knoevenagel反應,采用微波輻射技術合成了中間體對甲氧基肉桂酸,再以對甲苯磺酸為催化劑,經酯化反應得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結果與結論 兩步反應的產率分別為87.8%和91.0%,產品結構經IR和1HNMR(CDCl3)確證。

                            [關鍵詞]對甲氧基肉桂酸 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Knoevenagel縮合 微波輻射 酯化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400-01

                            280~320 nm區域的紫外線易使皮膚曬傷,產生紅斑、水泡等 “日光皮炎”。對甲氧基肉桂酸酯類在280~320 nm區域有寬而強的吸收,對皮膚無刺激,安全性好,是一類理想的防曬劑,其中辛酯在美國、歐盟各國和中國用量都居首位或前列,乙酯在此區域也有良好的吸收,且吸收率高,是另一個常用防曬劑,同時它還具有廣譜抗真菌作用,是莪術根莖中抗真菌的主要有效成分。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合成路線有多種,國內金繼曙以對甲氧基苯甲醛為原料,按常規吡啶催化Knoevenagel反應制得中間體對甲氧基肉桂酸,產率70%;酸和乙醇的酯化用濃硫酸催化,回流6 h,酯產率78%。本文參照此路線,作了以下改進:
                          ①用價廉無毒無污染的醋酸銨代替常規的吡啶、苯胺等有機堿作催化劑催化Knoevenagel反應;采用微波輻射技術,在無溶劑條件下合成對甲氧基肉桂酸,產率87.8%。
                          ②酯化反應改用腐蝕性弱的對甲苯磺酸催化,反應時間由6 h減為2.5 h,而產率提高13%。本文方法操作方便、副反應少、產物易純化、對環境污染小,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合成路線如下:

                            1 實驗儀器和藥品
                            MCLTr型通用微波化學實驗儀(微波功率由外接調壓器連續調節,上面有三個孔,可接冷凝管等),熔點測定管(溫度計未校正),Bruker EQUINOX 55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75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Bruker AVANCE 400型核磁共振儀。
                            對甲氧基苯甲醛、丙二酸、醋酸銨、乙醇、對甲苯磺酸均為國產化學純。

                            1.1 對甲氧基肉桂酸的制備
                            取5.6 g(0.04 mol)對甲氧基苯甲醛、4.6 g(0044 mol)丙二酸和3.2 g(0.04 mol)醋酸銨置100 mL錐形瓶中,搖勻后放進微波爐,裝上回流冷凝管。火力鍵置“高火”,調節電流控制功率為400 W(由電表指示查功率校準曲線,確定微波輸出功率),微波連續輻射7 min,反應混合物完全熔融并有CO2氣體放出。稍冷,加入約80 mL冷水,產物即變為固體。將固體物攪碎,抽濾,用水充分浸潤、洗滌兩次,干燥即得對甲氧基肉桂酸(反式),產率87.8%。用乙醇重結晶得白色針狀結晶,熔點為172~174 ℃(文獻[2]:173~175 ℃),3 000(寬,締合υO-H),1 685(υC=0),1 625(υC=C),1 598,1511(苯環υC-H),941(γ面外O-H),826(對二取代苯)。1HNMR(CDCl3,TMS為內標):δ3.86(s,3H,-OCH3),δ6.33(d,1H,與羧基同碳烯氫),δ6.93(d,2H,�OCH3鄰位H),δ7.51(d,2H,�OCH3間位H),δ7.75(d,1H,與苯環同碳烯氫)。

                            1.2 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制備
                            取7.2 g(0.04 mol)對甲氧基苯甲酸、24 mL(04 mol)乙醇和1 g對甲苯磺酸置100 mL錐形瓶中,裝上回流冷凝管,開動磁力攪拌,水浴加熱,回流反應2.5 h。稍冷,改蒸餾裝置,在水浴上蒸出過量的乙醇(回收)。冷卻,將反應物倒入冰水中,漸漸析出大塊乳白色固體,將固體物研細抽濾,分別用水、Na2CO3溶液和水充分浸泡、洗滌,抽干,晾干,得75 g乳白色固體,產率91.0%。將固體物溶于適量乙醚進一步提純,醚層經Na2CO3溶液充分洗滌后,用水洗至中性,Na2SO4干燥過夜,濾出Na2SO4,水浴上蒸除乙醚,殘留物冷卻慢慢析出白色晶體,熔點49~50 ℃(文獻[2]值:49~50 ℃);IR(KBr壓片)(cm-1):1 706(υC=0),1630(υC=C),1 602,1 512,1 443(苯環骨架),830(對二取代苯)。1HNMR(CDCl3,TMS為內標):δ1.32(t,3H,�CH3),δ3.82(s,3H,-OCH3),δ4.24(m,2H,�CH2�),δ6.29(d,1H,羧基同碳烯氫),δ6.88(d,2H,�OCH3鄰位H),δ7.46(d,2H,�OCH3間位H),δ7.62(d,1H,苯環同碳烯氫)。
                            上述Na2CO3溶液經HCl中和可析出少量對甲氧基肉桂酸,水洗、干燥后可回收并重復使用。

                            2 結果與討論
                            2.1 對甲氧基肉桂酸的合成
                            對甲氧基肉桂酸的合成研究具體情況見文獻。
                           
                            2.2 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合成
                            2.2.1 催化劑用量對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產率的影響 酯化反應選用對甲苯磺酸作催化劑,7.2 g(0.04 mol)對甲氧基肉桂酸、24 mL(0.4 mol)乙醇和不同用量的催化劑,回流反應2.5 h,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催化劑對甲苯磺酸用量多少對反應有明顯影響。不加催化劑,反應難以進行;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劑后,反應速度明顯加快,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產率增加。本實驗以加入1.0 g(0.005 8 mol)對甲苯磺酸為宜。

                            2.2.2 反應時間對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產率的影響 7.2g(0.04 mol)對甲氧基肉桂酸、24 mL(0.4 mol)乙醇和1 g對甲苯磺酸,回流反應不同時間,結果見表2。
                            酯化反應較慢,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達到平衡,由表2也可看出反應時間對酯產率的影響,反應時間加長,產率增加,太長則又略有降低。本實驗以2.5 h為最佳反應時間。
                           
                            2.2.3 乙醇用量對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產率的影響 7.2 g(0.04 mol)對甲氧基肉桂酸、不同體積/摩爾數乙醇和1 g對甲苯磺酸,回流反應2.5 h,結果見表3。
                            酯化反應是個可逆反應,乙醇和水混溶,分水困難,筆者采取乙醇大大過量的方法,使反應向酯化方向進行(過量乙醇很容易通過水浴蒸餾回收);乙醇還起溶劑的作用,若量太少,則溶解時間加長,反應變慢,產率降低,反應結束稍冷卻就有未反應的對甲氧基苯甲酸固體析出。從表3可看出,隨乙醇用量增加,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產率大大提高,當乙醇用量為24 mL即n(乙醇)∶n(對甲氧基肉桂酸)= 10∶1時,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產率最高。

                            2.3 產品構型及其紫外吸收
                            中間體對甲氧基肉桂酸為反式體,因反式體中苯基和羧基離得較遠,比順式體內能低,更穩定;酯化反應并未涉及雙鍵,因此雙鍵構型不改變,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也是反式體。二者的核磁共振譜數據也證實產物為反式結構,雙鍵氫的化學位移與經驗規則算出的數據相符。
                            UV:λmax(EtOH):310 nm,在UVB區域280~320 nm之間有寬而強的吸收,且吸收峰峰形極好,可在化妝品中作防曬劑。

                            3 結 論
                            無溶劑微波輻射醋酸銨催化Knoevenagel反應合成對甲氧基肉桂酸,按 n(丙二酸)∶n(醋酸銨)∶n(醛)=1.2∶1∶1,微波功率400 W輻射7 min,酸產率87.8%。本法與常規加熱反應相比,大大縮短反應時間,且節省有機溶劑,對環境污染小。
                            酯化反應用對甲苯磺酸作催化劑,按n(乙醇)∶n(催化劑)∶n(酸)=10∶0.145∶1投料,磁力攪拌,回流反應2.5 h,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產率910%。
                            參考文獻
                            [1] 張紅,區國勇.防曬劑對甲氧基肉桂酸酯類的合成進展[J].香料香精化妝品,2001,(3):18.
                            [2] 金繼曙,都述虎.莪術抗真菌主要有效成分對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的合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4,6(1):40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