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9085-26-1
中文名稱: 羥甲基纖維素鈉
英文名稱: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NaCMC
性狀描述: 白色顆粒。溶解性在熱水和冷水中均好。水溶液有粘性。粘度和溶解度與取代程度有關。溶液在pH2~pH10范圍內穩定,pH2以下時固體沉淀,pH10以上時粘度迅速降低。
有羧甲基取代基的纖維素衍生物,用氫氧化鈉處理纖維素形成堿纖維素,再與一氯醋酸反應制得。構成纖維素的葡萄糖單位有3個可被置換的羥基,因此可獲得不同置換度的產品。平均每1g干重導人1mmol羧甲基者,在水及稀酸中不溶解,但能膨潤,用于離子交換層析。羧甲基pKa在純水中約為4,在0.5mol/L NaCl中約為3.5,是弱酸性陽離子交換劑,通常于pH4以上用于中性和堿性蛋白質的分離。40%以上羥基為羧甲基置換者可溶于水形成穩定的高黏度膠體溶液。
CMC 的主要化學反應是纖維素和堿生成堿纖維素的堿化反應以及堿纖維素和一氯乙酸的醚化反應。
第一步:堿化: [C6H7O2(OH) 3] n + nNaOH→[C6H7O2(OH) 2ONa ] n + nH2O
第二步:醚化: [C6H7O2(OH) 2ONa ] n + nClCH2COONa →[C6H7O2(OH) 2OCH2COONa ] n + nNaCl
質量標準:
高-1水溶液 >2,000mPa.s
中-2水溶液 >300-600mPa.s
低-2水溶液 >25-50mPa.s
外觀 純品系白色或微黃色纖維狀粉末或顆粒
各種黏度
羥甲基纖維素鈉(NaCMC或簡稱CMC)是一種水溶性纖維素醚,可使大多數常用水溶液制劑粘度在幾cP到幾千cP之間變化。NaCMC的簡化分子式如下: Cell-O-CH2-COONa NaCMC由一氯乙酸與堿纖維素相互反應而得。堿纖維素本身是由纖維素與氫氧化鈉反應產生的。堿纖維素的步驟對于簡化醚化劑與纖維素鏈之間的反應是必須的。取代度(DS)和聚合度(DP)是各等級NaCMC的典型指標。
用途: 作食品加工的穩定劑、增稠劑。可溶性繃帶的成分!能融入血液,可以減少拆繃帶時的痛苦!
溶解方法: 將CMC直接與水混合,配制成糊狀膠液后,備用。在配置CMC糊膠時,先在帶有攪拌裝置的配料缸內加入一定量的干凈的水,在開啟攪拌裝置的情況下,將CMC緩慢均勻地撒到配料缸內,不停攪拌,使CMC和水完全融合、CMC能夠充分溶化。在溶化CMC時,之所以要均勻撒放、并不斷攪拌,目的是“為了防止CMC與水相遇時,發生結團、結塊、降低CMC溶解量的問題”,并提高CMC的溶解速度。攪拌的時間和CMC完全溶化的時間并不一致,是兩個概念,一般來說,攪拌的時間要比CMC完全溶化所需的時間短得多,二者所需的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
確定攪拌時間的依據是:當CMC在水中均勻分散、沒有明顯的大的團塊狀物體存在時,便可以停止攪拌,讓CMC和水在靜置的狀態下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確定CMC完全溶化所需時間的依據有這樣幾方面:
(1)CMC和水完全粘合、二者之間不存在固-液分離現象;
(2)混合糊膠呈均勻一致的狀態,表面平整光滑;
(3)混合糊膠色澤接近無色透明,糊膠中沒有顆粒狀物體。從CMC被投入到配料缸中與水混合開始,到CMC完全溶解,所需的時間在10~20小時之間。
參考文獻:
1 羊毛角蛋白/羥甲基纖維素鈉共混載藥膜的制備及體外釋藥性能 曾春慧; 劉春光; 賈若琨 東北電力大學學報 2013-08-15 期刊
2 羊毛角蛋白/羥甲基纖維素鈉共混膜的結構與性能 曾春慧;賈若琨;鄭勝;何愛民;牛慶林 中國皮革 2013-10-03 期刊
3 羊毛角蛋白/羥甲基纖維素鈉共混膜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 曾春慧 中國皮革 2012-08-03 期刊
4 稻草、玉米皮制作羥甲基纖維素鈉 王海濱 科技信息 1999-08-15 期刊
5 羥甲基纖維素鈉在功能性鼻內鏡手術中的應用 范紹翀; 潘永; 鐘曉聲; 葉浩昕; 黃楨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1-11-25 期刊
6 堿性品紅共振散射法測定煙絲中羧甲基纖維素鈉 翟好英; 蔣麗; 黃成華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2017-02-18 期刊
7 改性羊毛角蛋白復合膜的性能與結構 曾春慧; 張延林; 劉春光; 仲建波; 薛淞乙 中國皮革 2014-12-03 期刊
8 羧甲基纖維素鈉眼液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的療效分析 馬春楊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03-20 期刊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羧甲基纖維素鈉中鐵含量 毛睿; 楊穎; 陳乃江 中國藥業 2014-12-05 期刊
10 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制法 李傳祿 化工之友 2000-02-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