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苯甲酰質量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合成法制得的過氧化苯甲酰。該產品為白色顆粒狀結晶,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微溶于水,遇熱、摩擦和撞擊即爆炸,貯存時桶內應保持30%左右水分,以保安全。該產品主要用于合成材料中的引發劑,紡織、化工、橡膠等工業中漂白劑、氧化劑、硫化劑、交聯劑等。
分子式:(C6H5CO)2O2
分子量:242.22(按1979年國際原子量)
一、技術要求
過氧化苯甲酰應符合下列要求
項 目 |
指 標 | |||||||
甲 |
乙 | |||||||
一級 |
二級 |
粒狀 |
粉狀 |
晶狀 | ||||
優級 |
一級 |
優級 |
一級 |
優級 |
一級 | |||
外 觀 |
白色顆粒狀或粉末狀 |
白色細粒,無團塊,最大顆粒≤3mm |
白色粉末 |
白色晶狀 | ||||
含量(以干品計),% |
98 |
95 |
98.5 |
98 |
98.5 |
98 |
98.5 |
98 |
熔點(干品), |
102-106 |
102-106 |
103-106 |
103-106 |
103-106 |
103-106 |
103-106 |
103-106 |
水分,% |
28-31 |
28-32 |
25-30 |
25-30 |
25-30 |
25-30 |
25-30 |
25-30 |
總氯量,% |
- |
- |
0.25 |
0.20 |
0.15 |
二、檢驗方法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最大顆粒的測定:稱取樣品10g,用12目篩在水中振動過篩,無篩余物。
2、過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測定
2.1 甲法
2.1.1 試劑
碘化鉀(GB1272):20%;乙酸酐(GB677);可溶性淀粉(HGB3095):0.5%;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GB637):c(Na2S2O3)=0.1mol/L。
2.1.2 測定步驟
稱取0.2g干燥恒重的過氧化苯甲酰樣品,稱準至0.0002g,置于250ml干燥碘量瓶中,加入15ml乙酸酐使樣品溶解。加入20%KI溶液20ml,蓋上塞子,并用水封口,振蕩10min,在暗處靜置20min,用水稀釋至100ml,以淀粉為指示劑,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直至藍色消失為止,同時做空白試驗。
過氧化苯甲酰含量X1(%)按式(1)計算:
X1=[(V-V1)*c*0.1211]/m*100 (1)
式中 V——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之用量,ml;
V1——空白試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用量,ml;
c——硫代硫酸鈉的濃度,mol/L;
m——樣品質量,g;
0.1211——與1.0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當以克表示的過氧化苯甲酰的質量。
2.2 乙法
2.2.1 試劑和溶劑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0.1mol/L;碘化鉀:飽和溶液;淀粉指示劑:0.5%水溶液;苯;無水乙醇。
2.2.2 測定步驟
稱取干燥至恒重的樣品0.2g,稱準至0.0002g,置于干燥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5ml苯,溶解后加入15ml無水乙醇,然后加入3-5ml飽和碘化鉀溶液,密塞水封搖勻,置暗室15min。取出后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至淡藍色,加入0.5%淀粉指示劑,繼續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無色止。
過氧化苯甲酰含量X2(%)按式(2)計算:
X2=[c*V*0.1211]/m*100 (2)
式中 c——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1211——與1.0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當以克表示的過氧化苯甲酰的質量。
3、熔點的測定(按GB617-88《熔點測定法》的規定測定)
4、水分的測定
4.1 稱取樣品2g。置于恒重的扁形稱量瓶中(Φ40-50)中,置40-50℃的恒溫烘箱內干燥至恒重(約24h)。
含水量X3(%)按式(3)計算:
X3=(m1-m2)/m*100 (3)
式中 m1——干燥前稱量瓶及試樣的質量,g;
m2——干燥后稱量瓶及試樣的質量,g;
m——干燥前試樣質量,g。
5、總氯量的測定
5.1 稱取樣品1g,置于100ml燒杯中,加40ml丙酮使之溶解,投入不斷攪拌的盛有40ml水的300ml燒杯中。再用丙酮10ml分兩次洗滌100ml燒杯,洗液倒入300ml燒杯中,過濾入250ml容量瓶。濾渣用水洗滌3次,每次用水20ml,洗滌水并入濾液,加水至刻度。搖勻后吸取25ml,置50ml,比色管中,加10%稀硝酸1ml,再加入0.1mol/L硝酸銀溶液1ml,加水至40ml,置暗室5min,與置于50ml比色管中的對照液比較,其混濁不能更嚴重。
5.2 對照液制取
取一定量的標準氯化鈉溶液(粒狀:25ml,粉狀:20ml;晶狀:15ml),加10%稀硝酸1ml、0.1mol/L硝酸銀溶液1ml,再加丙酮5ml,加水至40ml。
5.3 標準氯化鈉溶液制備
按GB602-88標準的氯化鈉標準溶液制備的規定配制。
附注:①指標甲和方法甲為天津東方化工廠企業標準;指標乙和方法乙為滬Q/NJ11-28-86《過氧化二苯甲酰》,由上海中利化工廠起草。
②水分的測定,用戶可用脫水劑真空干燥的方法干燥,即把裝有樣品的稱量瓶置真空干燥器內,以無水氯化鈣為脫水劑,用真空泵抽真空、干燥至恒重(約48h)。其計算方法同4。供需雙方對含水量有異議時,以第4條規定為準。
1、外觀的測定
目測。
最大顆粒的測定:稱取樣品10g,用12目篩在水中振動過篩,無篩余物。
2、過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測定
2.1 甲法
2.1.1 試劑
碘化鉀(GB1272):20%;乙酸酐(GB677);可溶性淀粉(HGB3095):0.5%;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GB637):c(Na2S2O3)=0.1mol/L。
2.1.2 測定步驟
稱取0.2g干燥恒重的過氧化苯甲酰樣品,稱準至0.0002g,置于250ml干燥碘量瓶中,加入15ml乙酸酐使樣品溶解。加入20%KI溶液20ml,蓋上塞子,并用水封口,振蕩10min,在暗處靜置20min,用水稀釋至100ml,以淀粉為指示劑,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直至藍色消失為止,同時做空白試驗。
過氧化苯甲酰含量X1(%)按式(1)計算:
X1=[(V-V1)*c*0.1211]/m*100 (1)
式中 V——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之用量,ml;
V1——空白試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用量,ml;
c——硫代硫酸鈉的濃度,mol/L;
m——樣品質量,g;
0.1211——與1.0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當以克表示的過氧化苯甲酰的質量。
2.2 乙法
2.2.1 試劑和溶劑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0.1mol/L;碘化鉀:飽和溶液;淀粉指示劑:0.5%水溶液;苯;無水乙醇。
2.2.2 測定步驟
稱取干燥至恒重的樣品0.2g,稱準至0.0002g,置于干燥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5ml苯,溶解后加入15ml無水乙醇,然后加入3-5ml飽和碘化鉀溶液,密塞水封搖勻,置暗室15min。取出后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至淡藍色,加入0.5%淀粉指示劑,繼續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無色止。
過氧化苯甲酰含量X2(%)按式(2)計算:
X2=[c*V*0.1211]/m*100 (2)
式中 c——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0.1211——與1.0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當以克表示的過氧化苯甲酰的質量。
3、熔點的測定(按GB617-88《熔點測定法》的規定測定)
4、水分的測定
4.1 稱取樣品2g。置于恒重的扁形稱量瓶中(Φ40-50)中,置40-50℃的恒溫烘箱內干燥至恒重(約24h)。
含水量X3(%)按式(3)計算:
X3=(m1-m2)/m*100 (3)
式中 m1——干燥前稱量瓶及試樣的質量,g;
m2——干燥后稱量瓶及試樣的質量,g;
m——干燥前試樣質量,g。
5、總氯量的測定
5.1 稱取樣品1g,置于100ml燒杯中,加40ml丙酮使之溶解,投入不斷攪拌的盛有40ml水的300ml燒杯中。再用丙酮10ml分兩次洗滌100ml燒杯,洗液倒入300ml燒杯中,過濾入250ml容量瓶。濾渣用水洗滌3次,每次用水20ml,洗滌水并入濾液,加水至刻度。搖勻后吸取25ml,置50ml,比色管中,加10%稀硝酸1ml,再加入0.1mol/L硝酸銀溶液1ml,加水至40ml,置暗室5min,與置于50ml比色管中的對照液比較,其混濁不能更嚴重。
5.2 對照液制取
取一定量的標準氯化鈉溶液(粒狀:25ml,粉狀:20ml;晶狀:15ml),加10%稀硝酸1ml、0.1mol/L硝酸銀溶液1ml,再加丙酮5ml,加水至40ml。
5.3 標準氯化鈉溶液制備
按GB602-88標準的氯化鈉標準溶液制備的規定配制。
附注:①指標甲和方法甲為天津東方化工廠企業標準;指標乙和方法乙為滬Q/NJ11-28-86《過氧化二苯甲酰》,由上海中利化工廠起草。
②水分的測定,用戶可用脫水劑真空干燥的方法干燥,即把裝有樣品的稱量瓶置真空干燥器內,以無水氯化鈣為脫水劑,用真空泵抽真空、干燥至恒重(約48h)。其計算方法同4。供需雙方對含水量有異議時,以第4條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