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式
CAS: 60-33-3
分子式: C18H32O2
分子量: 280.44
中文名稱:
亞油酸
(Z,Z)-9,12-十八烷二烯酸
十八烷-9,12-二烯酸
順,順-9,12-十八碳二烯酸
十八碳-9,12-二烯酸
英文名稱: (z)-12-octadecadienoic
acid
(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
性狀描述:
純品為無色液體。工業品為淡黃色。凝固點-5℃,沸點224℃(1.333kPa),228℃(1.866kPa),229-230℃(2.13kPa),129℃(2.67Pa),相對密度0.9025(20/4℃),折射率1.4699。
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能與二甲基甲酰胺和油類混合溶,不溶于水和甘油。在空氣中易發生自氧化。
生產方法:
亞油酸以甘油酯的形式與其他脂肪酸一起存在于動物脂肪中。動物脂肪中的含量一般較低,如牛油1.8%,豬油為6%;若干種植物油中含量較高,如花生油為26%,菜油為15.8%,而大豆所含脂肪酸則以亞油酸為主。
大豆油脂肪酸一般組成如下:油酸 15-33%亞油酸 53-56%亞麻酸 5-9%棕櫚酸 7-11%硬脂酸 2-6%C20以上酸 0.3-3%大豆油在精煉過程中約有5-10%的油腳和皂腳成生。
豆油皂腳中有一半是有用的脂肪酸,而皂腳中脂肪酸又與大豆油所含脂肪酸組成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利用大豆油皂腳提取亞油酸是大豆油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
用途:
亞油酸是人和動物營養中必需和脂肪酸。動植物都有去飽和酶,能使飽和脂肪酸脫氫,生成油酸一類的具有一個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但只有植物細胞具備使油酸進一步脫氫成亞油酸的能力。
亞油酸是合成動物前列腺素的前體。缺乏亞油酸的亞麻酸等脂肪酸,會使動物發育不良,皮膚和腎損傷,不育等。亞油酸能與膽固醇結合成酯,并可進而促使膽固醇降解為膽酸,然后排出體外,亦有降低甘油三酯作用。
在醫藥上用于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藥物(如益壽寧、脈通等)的原料。
在工業方面,亞油酸用于油漆、油墨的生產及制取酰胺、聚酯、聚脲等。
亞油酸鈉鹽或鉀鹽是肥皂的成分之一,并可用作乳化劑等表面活性劑。亞油酸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