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提供化工資料查詢,分享技術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亞油酸合成

                          非售品
                          CAS:60-33-3
                          分子式:C18H32O2
                          分子量:280.44

                          亞油酸生產工藝

                          方法一、以玉米油為原料亞油酸粗制品的制備量取澄清的玉米油,逐漸加入200g/L氫氧化鈉溶液,邊加邊攪拌,加完后繼續攪拌15min,靜置于25-40℃皂化48h,取出皂化物,用木鏟搗成碎塊,慢慢加入45%-50%硫酸,在30-40℃酸化7h,得亞油酸粗制品。

                             玉米胚芽油[NaOH,25-40℃]→皂化物[H2SO4,30-40℃]→亞油酸粗制品

                            亞油酸成品的制備:取粗制品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倍量體積的30℃自來水,振搖,分去水層,如此反復5-6次,再加溫蒸餾水洗至無硫酸鹽為止,得亞油酸液。加100g/L無水硫酸鈉搖勻,于25-30℃靜置48-96h,得精制品。

                            將精制品抽濾,濾液即亞油酸成品。

                            亞油酸粗制品[H2O,30℃]→亞油酸液[無水Na2SO4,25℃]→亞油酸精制品[抽濾]→亞油酸成品。

                          方法二、以豆油腳為原料皂漿的制備取大豆油下腳,加熱至90℃左右,加入1/10-1/7倍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少許,繼續加熱15min,再加入剩余的堿液,至酚酞指示劑呈紫紅色,再加熱煮2-3h,得皂化物。在皂化物中分兩次加入1/20-1/10倍量的工業用氯化鈉,加熱至鏟刀取樣時皂漿不粘刀,有明顯黑水析出時止,再加熱1-2h,保溫靜置3h,抽出下層黑水,得皂漿。

                            精練油下腳[NaOH,>90℃]→皂化液[NaCl]→皂漿黑脂酸的制備在皂漿中加入上批酸化第一次抽出的廢酸水,蒸氣加熱30min,靜置1h,抽出廢水,再慢慢加入1/10-1/7倍量的濃硫酸至出現分層,靜置1h,抽出下層廢酸水,留作下批酸化時用,得酸化液。

                            在酸化液中加入3倍量清水,蒸氣加熱至80℃以上20min,靜置30min,抽去廢水,重復操作3-4次,至廢水pH值為6-7為止,得黑脂酸。皂漿[H2SO4]→酸化液[H2O,>80℃]→黑脂酸亞油酸粗品的制備將黑脂酸加熱至105℃左右,分批吸入蒸餾塔,減壓蒸餾,聯苯爐溫度270-290℃,壓力49-117.68kPa,蒸餾塔真空度99.75kPa以上,氣相溫度190-200℃。每次1.5h,蒸出混合脂肪酸,并放黑腳1次。

                            將混合脂肪酸冷凍至0-2℃左右,取出裝入濕布袋中用油壓機進行壓榨,逐步增加壓力至14.71MPa,壓榨10-12h,壓出液為亞油酸粗品,留在袋里的固體物為硬脂酸。

                            亞油酸成品的制備將亞油酸粗品加熱至100℃,吸入蒸餾塔,每次進料90kg,聯苯爐溫度265-275℃,壓力19.6-49kPa,蒸餾塔真空度99.75kPa以上,氣相溫度185-200℃,餾出物為亞油酸。

                             亞油酸粗品[185-200℃,100kpa]→亞油酸成品。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