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81-11-8
分子式: C14H14N2O6S2
分子量: 370.39
中文名稱: 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
DSD酸
二氨基二磺酸
4,4'-二氨基芪-2,2'-二磺酸
英文名稱: 4,4'-Diaminostibene-2,2'-disulfonic acid
2,2'-(1,2-ethenediyl)bis[5-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4,4'-diamino-2'-stilbenedisulfonic acid
性質描述: 具有吸濕性的黃色或淺黃色結晶。在空氣中容易氧化。一般為淺黃色膏狀物或粉末,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易溶于堿溶液。易氧化成紅色,同時具有芳香族酸類及胺的性質。
生產工藝: 硝基甲苯用發煙硫酸磺化后,用水析出,分離出的NTS在堿性條件下用空氣氧化,氧化液中的DNS用鹽析出,再用鐵粉還原、用硫酸析出成品,干粉需要烘干。
質量標準:
總氨基值 95%min(干品)
芐基值 0.25%max
堿不溶物 0.05%max
鐵含量 80ppm max
色度 9.0max.
水份 3.0%max.
用途: DSD酸及其二鈉鹽是合成熒光增白劑、芪系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間體。用于生產螢光增白劑、直接凍黃G和直接黃R,并用作殺蟲劑。
1、DSD酸用于制造直接染料
DSD酸的分子結構具有如下特性:
①具有重氮化的基質-NH2,這二個氨基重氮化后能同眾多的偶合組分進行對稱或不對稱的偶合反應,得到多種二苯乙烯偶氮類直接染料。
②DSD酸分子結構中在兩個苯環中間多了一個乙烯而增加了共軛鏈長度,用它合成的直接染料對纖維素的親和力更高,因此具有更高的直接性。
③DSD酸二端的氨基很容易分別和三聚氯氰上的一個翁原子發生親粒取代反應,三聚氯氰上另二個翁原子還能分別和一些化合物再縮合,可制得一些直接混紡D型染料。這類染料不僅高溫穩定性好,由于染料分子中引入了三嗪環,大多不含金屬原子,在染色時對分散染料無影響,可用于滌/棉,滌/粘等混紡織物與分散染料實施一浴一步法染色。
2、DSD酸用于制造活性染料
DSD酸可用于合成KE型和KD型活性染料。是由1mol的DSD酸和2mol的三聚氯氰反應物為骨架,DSD酸的兩端各有一個三聚氯氰分子上的一個氯原子被染料母體所取代形成含有兩個一氯均三嗪活性基團的活性染料。KE型活性染料的活性高,反應速度快,有較高的固色率,可達80%左右。KD型活性染料也稱直接活性染料,是一類含有活性基團的直接染料,這類染料對纖維直接性高,染深性好,適于堿性條件下染色和固色。
3、ANSD酸下游染料產品的開發
3.1 ANSD酸用于制造直接染料
ANSD酸是DSD酸系列中間體中另一個重要的品種,我國在1992年才實現工業化生產。它的分子結構中有一端是氨基,可將其重氮化后和偶合組分進行偶合反應;另一端是硝基,可和一些組分進行縮合、還原等反應,因此能合成一些二苯乙烯對稱和不對稱的直接染料。ANSD酸的開發更拓寬了DSD酸系列中間體的應用范圍。近些年我國對ANSD酸下游產品的開發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2 ANSD酸用于制造活性染料
ANSD酸也可和來制造活性染料。目前國內已投入工業化生產的是活性嫩黃KD-10G。英國ICI公司曾發表過一些用ANSD酸合成的含一個或二個一氯均三嗪結權的活性染料。它們的耐洗、耐曬、耐氯柔性能都較好。
4、DNS酸下游直接染料產品的開發
DNS酸兩端的硝基能和偶合產物進行縮合反應制得一些多偶氮類直接耐曬染料。在《染料索引》上還能看到一些染料品種的結構是用DNS酸合成的,因性能一般,商業價值不高,國內未生產,這些品種主查橙色,還有部分紅色。
貯存:應貯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中,密封保存,貯存期半年,本品有毒,對皮膚有刺激性,避免與人體直接接觸。
環保資料:在DSD酸生產過程中大約有90%的無機原料和10%的有機原料轉移到廢水中,COD為6000~8000mg/L,鹽度為6%~8%,色度為50000倍;廢水主要成分為帶硝基、氨基和磺酸基的芳香族有機化合物,BOD與COD比值僅為0.03,屬于極難生物降解的廢水。
相關標準:
HG/T 2279-2000(2009) 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
HG/T 2279-2011 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 4,4'-Diaminostibene-2,2'-disulfonic acid(DSD acid)
參考文獻:
1 DSD酸的合成初探 朱海康 武漢化工 1987 (1),37-41,17
2 DSD酸氧化工藝的改進 朱海康 武漢化工 1989 (2),24-25
3 DSD酸合成過程中NIS和DNS混合物的含量分析 王永運;石君偉;馬俊玲 河南化工 1990 (7),37-39 ;圖1表3.
4 DSD酸生產現狀及工藝改進 李五斤 武漢化工 1993 (2),12-14,34
5 制備DSD酸過程中不中氧化液直接分離DNS的方法 王永運 印染助劑 1993 (3),27,36
6 臭氧氧化法處理染料中間體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產廢水 祝萬鵬;楊志華;王利 化工環保 1994 (5),268-273
7 Fe2+-H2O2法處理DSD酸生產氧化母液的研究 祝萬鵬;楊志華;王利;楊吉生 環境科學 1995 (1),19-22 ;圖6參2
8 三氧化硫磺化工藝用于DSD酸生產 鄒敏;秦亞平 化工環保 1996 (6),351-354
9 DSD酸生產工藝及其設備的改進 王永運;高明利 印染助劑 1997 (1),23-24
10 液體噴射環流反應器的研究1:“DSD酸”合成中非水介質法氧化過程的應用 周明昊;張軍 染料工業 2001 (3),30-31,14
11 DSD酸合成進展 黃小波;蔡春;呂春緒 精細化工 2000 (4),245-248
12 DSD酸生產中設備防腐處理 魏文兵 河南化工 2000 (11),22-23
13 DSD酸生產廢水治理研究 李潤良;于容樸;赫彥利 河北化工 2002 (1),43-44,46;參4
14 DSD酸氧化縮合廢水濃縮液回用試驗研究 周明艷;李中和;祝萬鵬;楊志華;趙清 化工環保 2002 (2),63-67;參5
15 DSD酸的市場展望 戈建華;程德文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2 (18),9-12;參6
16 樹脂吸附法處理高濃度DSD酸氧化工序生產廢水的研究 龍超;張全興;許昭怡;李愛民;陳金龍;成志強 離子交換與吸附 2002 (1),45-50;參9
17 DSD酸生產廢水治理技術的研究 祁夢蘭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 2002 (4),45-49,55;參4
18 潔凈工藝生產DSD酸 盧俊瑞;尹寧;王日鵬;劉建峰 染料工業 2002 (5),43-45,23;參3
19 Pd/C催化加氫法制備DSD酸 陳宏博;趙曉波;周海濱 精細化工 2003 (6),374-376;參12
20 我國DSD酸行業推行清潔生產工藝的思考 戈建華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3 (5),3-5;參11
21 催化氫化法合成DSD酸進展 李斌棟;蔡春;曹陽;呂春緒 染料工業 2002 (1),35-36,27;參25
22 用氧化-絮凝法處理DSD酸還原廢水的實驗室及工業實驗 李國柱;張鳳寶;張國亮;賈春燕;張中嶺 工業水處理 2005 (9),30-33
23 催化氧化法處理DSD酸廢水的催化劑研制 康文通;楊文玲;劉潤靜;劉蘭甫;李建軍 化工環保 2005 (4),320-322
24 我國DSD酸溶劑法氧化合成工藝工業化解脫瓶頸制約的建議 戈建華;程德文 現代化工 2005 (5),11-14
25 我國DSD酸工業發展歷程回顧及前景展望 戈建華;程德文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6 (2),1-5
26 技術創新是我國DSD酸工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戈建華;程德文 現代化工 2006 (8),4-7
27 海綿鐵預處理DSD酸廢水的研究 竇源東;孫春寶;李芳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6 (9),80-82
28 SBR法處理還原段DSD酸廢水脫氫酶活性的研究 嚴媛媛;孫力平;馮雷雨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 (3),87-89
29 SBR法處理還原段DSD酸廢水脫氫酶活性的研究 嚴媛媛;孫力平;馮雷雨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 (3),87-89
30 DSD酸中所含有機雜質的主要組分和形成機理及對下游產品熒光增白劑的影響 戈建華;程德文 印染助劑 2007 (1),1-4
31 DSD酸-三嗪型熒光增白劑研發新進展及發展趨勢 曹成波;朱艷麗;陶武松;呂榮暉;朱芳蓮 現代化工 2007 (10),25-28
32 微電解-吹脫-SBR法處理DSD酸生產廢水 王妍;孫力平;賈仁勇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 (12),80-82,107
33 混凝沉淀預處理還原段DSD酸生產廢水的試驗研究 嚴媛媛;孫力平 工業水處理 2007 (5),63-65